送阎寀赴东川辟
何如结发友,不得携手欢。
晨登严霜野,送子天一端。
祗承简书命,俯仰豸角冠。
上陟白云峤,下冥玄壑湍。
离群自有托,历险得所安。
当念反穷巷,登朝成慨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冰炭俱可怀:比喻心中同时存有矛盾的情感。孰云:谁说。
结发友:指少年时的朋友。
携手欢:一起享受快乐。
祗承:恭敬地接受。
简书命:古代帝王的诏书或任命。
俯仰:低头抬头,表示时间快速流逝。
豸角冠:古代法官的帽子,象征公正无私。
上陟:登上。
白云峤:白云缭绕的高峻山峰。
下冥:深入。
玄壑湍:深黑色山谷中的湍急水流。
离群:离开群体,独自生活。
历险:经历危险。
反穷巷:返回贫穷的住所。
登朝:入朝为官。
慨叹:感慨,感叹。
翻译
心中可以同时怀有冰与炭,岂能只说寒冷与炽热。何不与青丝之友共结情谊,却不能一同享受欢乐。
清晨踏上霜冷的田野,送你到天边的一端。
只身承受朝廷的文书命令,俯首戴上了獬豸冠,象征司法公正。
向上攀登白云缭绕的山岭,向下陷入深邃的黑水急流。
离群索居自有寄托,历经艰险也能找到安宁。
当你想起那贫寒的巷陌,入朝为官会生出许多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送阎寀赴东川辟》。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冰炭俱可怀”一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难以相守的关系比作冰炭,表达了即使是极端的情形,也愿意珍惜这份情感。紧接着,“孰云热与寒”则是在问谁能分辨出热与冷,即哪些人能够真正理解和体谅这种复杂的情感。
“何如结发友,不得携手欢”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中那份能够像古代结发为盟的深厚友情的向往,但现实却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在心中珍惜这份情谊。
“晨登严霜野,送子天一端”描绘了清晨诗人踏着严寒的霜雪,送别朋友直到天边的一幕。这里,“严霜”形象地描绘出秋冬季节的寒冷,而“天一端”则是用来比喻极远的地方,表达了送君千里,依依不舍的情感。
“祗承简书命,俯仰豸角冠”这两句,通过对古代简册和特殊帽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正式而庄重的氛围,也许是在描述某种仪式或者告别的场合。诗人可能在强调这一别离是按照一定的礼节进行的。
“上陟白云峤,下冥玄壑湍”则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高峻山峰和深邃溪谷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离群自有托,历险得所安”表明诗人虽然离开了集体,但依然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并能在经历过危险和困难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最后,“当念反穷巷,登朝成慨叹”一句,是诗人表达了每当回想起这段别离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深的回忆与感慨中。这里的“穷巷”指的是狭窄的小巷,也可以比喻复杂曲折的心路,而“登朝成慨叹”则是说在清晨时分,这些思念和感慨达到了顶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深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送别朋友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