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木斋诗赏析

木斋诗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七日混沌离,穿凿争七窍。
硕果一失仁,百体俱弗肖。
巧诈日横生,售朴至深溺。
圣人忧世心,世变若愿燎。
安得至木资?与世作津桥。
学斋取木名,众巧不同调。
回愚与参鲁,入室得道要。
岂是灰槁人,灭心比灭爝。
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

拼音版原文

hùndùn穿chuānzáozhēngqiào

shuòguǒshīrénbǎixiào

qiǎozhàhéngshēngshòuzhìshēn

shèngrényōushìxīnshìbiànruòyuànliáo

ānzhì
shìzuòjīnqiáo

xuézhāimíngzhòngqiǎotóngtiáo

huícānshìdàoyào

shìhuīgǎorénmièxīnmièjué

jūnkànrénfāngyào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木斋诗》,通过对"七窍"的开凿和"硕果失仁"的隐喻,表达了对社会世态的深刻观察。诗人批评了世间的巧诈横行和淳朴之德的丧失,感叹圣人忧虑世事却无法改变现状,如同木头般质朴无华,希望能成为沟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桥梁。

"学斋取木名"一句,暗示了诗人以木为名的居所寓含了其朴素的追求,与众人的巧伪形成对比。"回愚与参鲁",意指通过学习和反思,回归朴实,达到领悟真理的境地。诗人强调,自己并非消极的"灰槁人",而是希望通过灭除私心,如灯火般照亮他人,而非被人诋毁。

最后两句"君看记须鸡,人方诋不鹞",借鸡鸣提醒世人,即使被误解,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像鸡啼那样真实而坚定,而不像鹞鹰般狡诈。整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犀利,体现了杨维桢鲜明的个性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词语解释

百体的意思:(1).人体的各个部分。《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人生百体坚彊,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 唐 白居易 《隐几》诗:“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宋 何薳 《青渚纪闻·杨醇叟道术》:“此人面如美玉琢成,百体完就,无一不佳者。” 清 曾国藩 《送刘椒云南归序》:“圣人之异於众人者安在乎?耳目口鼻,心知百体,皆得其职而已矣。”(2).百官的部属。《国语·郑语》:“合十数以训百体。” 韦昭 注:“ 贾 ...

不同的意思:(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穿凿的意思:[释义](动)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构成]并列式:穿+凿...

得道的意思:◎ 得道 dédào(1) [support a just cause]∶指符合正义得道多助(2) [excellent practice]∶指道教、佛教修行达到非凡的境界...

横生的意思:[释义](1) (动)纵横杂乱地生长。蔓草横生。(作谓语) (2) (动)意外地发生。横生是非。(作谓语) (3) (动)层出不穷的表露。逸趣横生。(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横〔生...

灰槁的意思:见“ 灰心槁形 ”。...

混沌的意思:[释义](1) (名)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混沌初开。(作主语) (2) (形)形容无知识的样子。头脑混沌。(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 [例句]混+沌。...

津桥的意思:(1).桥梁。《史记·天官书》“旁一星,曰王良” 唐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客星守之,津桥不通。” 唐 李绅 《移九江》诗:“津桥归候吏,竹巷开门户。”(2).指 洛水 上的 天津桥 。...

七窍的意思:[释义](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构成]偏正式:七(窍 [例句]人有七窍。(作宾语)...

巧诈的意思:◎ 巧诈 qiǎozhà[deceitful] 机巧而伪诈巧诈之人...

人方的意思: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入室的意思:◎ 入室 rùshì[gain the mastery of] 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晋书·杨轲传》虽已登堂,尚未入室...

圣人的意思:◎ 圣人 shèngrén(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2) [emperor]∶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世心的意思:(1).世人之心。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夫其仁爱温柔,足以孕育羣生……正身体化,足以陶冶世心。”(2).尘心;名利之心。 明 文徵明 《金陵客楼》诗:“最是世心忘不得,满头尘上説功名。”...

世变的意思:时代的变迁;世事的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 宋 陆游 《月下小酌》诗:“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清 恽敬 《乙瑛碑跋》:“盖 东汉 之末,其风气渐及 六朝 ,可以观世变也。” 朱自清 《<文集>二自序》:“中间相隔五年,看过了多少世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停笔吟味起来。”...

硕果的意思:[释义](名)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构成]偏正式:硕(果 [例句]枝头挂满硕果。(作宾语)...

同调的意思:◎ 同调 tóngdiào(1) [same tone]∶音调相同(2) [person with same common purpose or taste]∶比喻志趣或主张相同的人引为同调...

忧世的意思: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孔丛子·记义》:“ 孔子 读《诗》,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 黄麻 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 黄鹤 之胜,尚未眺 晴川 、游 九峯 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与参的意思:参与;参加。《汉书·赵充国传》:“朝庭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议,问筹策焉。”《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温 表请 坚 与参军事,屯 长安 。”...

众巧的意思:(1).众多的巧匠。《晋书·文苑传·李充》:“羣能骋技,众巧竭心。”(2).指众人的智慧。 宋 孔平仲 《乞巧》诗:“尽窒众巧门,化以 孔 与 周 。”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趋利避害,人人同心。是谓天成,是谓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