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阑干)
缭花丛春痕曲曲,压金重叠。
记向横波穿过去,微掩罗裙半截。
手扶处,影移明月。
搭上绿阳丝几缕,茜红边入梦春云爇。
苔础下,印香屧。
疑城自古知谁设。
没遮拦一条去路,个中长别。
窄窄眼前三尺地,比我回肠九折。
还待把暗尘轻拂。
风露深宵全靠汝,忆消凉半晌身亲贴。
谁共凭,绪愁结。
词语解释
暗尘的意思:积累的尘埃。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半晌的意思:◎ 半晌 bànshǎng(1) 〈方〉(2) [half a day]∶半天(3) [a long time]∶好大一会儿,好久我走了半晌才走到...
半截的意思:一半;半段。《朱子全书》卷十:“圣人説话,开口见心,必不只説半截,藏着半截。”《红楼梦》第三一回:“话説 袭人 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正对着客厅的门,是一个半圆式的廊庑,上半截满嵌着玻璃,挂着淡黄色的软沙帘子。”...
长别的意思:(1).永别。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四:“一挹繒缴痛,长别远无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十载恩情,今长别矣。”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2).久别。 唐 杜甫 《捣衣》诗:“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尺地的意思: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汉书·主父偃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餘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唐 韩愈 《荐士》诗:“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明 吴宽 《丛桂堂前五咏·藤》:“墙头何须附,尺地幸相容。”...
愁结的意思:(1).忧愁郁结。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而於方寸内,未有是愁结。” 宋 阮逸女 《花心动》词:“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2).指由忧愁郁结成的疙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顿不开眉尖上的眉锁,解不开心头愁结。”(3).谓愁苦而使眉头皱起。 柔石 《二月》十八:“妇人愁结着眉,十分无力地发怒。”...
穿过的意思:◎ 穿过 chuānguò(1) [cross]∶从…一边走到另一边穿过布雷区(2) [cross through]∶横过,越过或从…上延伸过穿过花园的一条小径(3) [come through]∶延展到或占据某一空间或地点一条小道穿过山谷(4) [penetrate]∶克服阻力而进入钉子…够长的,足以穿过绝缘部分(5) [draw through]∶指气流通过微风穿过房间...
春云的意思: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风露的意思:(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个中的意思:◎ 个中 gèzhōng[therein] 此中;其中个中消息...
过去的意思:[释义](1) (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自己所在的地方。对准敌人的坦克把手榴弹扔过去|老乡又送过去被子给战士们盖。(作补语) (2) (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反面对着自己。我把信封翻过去;看邮戳上的日子。(作补语) (3) (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病人晕过去了。 (4) (动)用在动词后;表示通过。蒙混不过去了。(作补语) (5) (动)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过(多跟‘得’或‘不’连用)。鸡蛋还能硬得过石头去! [构成]动补式:过〈去 [反...
横波的意思:◎ 横波 héngbō(1) [transverse wave]∶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一种波,无线电波和光波即是(2) [fluid glance]∶眼神闪烁横波顾盼...
花丛的意思:◎ 花丛 huācóng[flowering shrubs;flowers in clusters] 很多花聚集丛生...
回肠的意思:◎ 回肠 huícháng[ileum] 连接空肠和盲肠的一段小肠,形状弯曲◎ 回肠 huícháng[much worried;agitated] 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九曲回肠...
玲珑的意思:[释义](1) (形)(东西)精巧细致。这件工艺品小巧玲珑。(作谓语) (2) (形)(人)灵活敏捷。联绵式。...
罗裙的意思: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轻拂的意思:◎ 轻拂 qīngfú[flick] 轻轻地拂过他用餐巾轻拂这块污点...
曲曲的意思:(1).弯曲。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2).宛转。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凡法令之整齐,人心之归向,无不曲曲传出。”...
去路的意思:◎ 去路 qùlù[way;outlet;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挡住敌人的去路...
入梦的意思:◎ 入梦 rùmèng[fall asleep] 指睡着( zháo ),有时也指别人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三尺的意思:◎ 三尺 sānchǐ(1) [sword]∶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2)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foot bamboo strips]∶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深宵的意思:◎ 深宵 shēnxiāo[late at night] 一般指半夜以后...
身亲的意思:亲自;亲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心烦於虑而身亲其劳,躬胝无胈,肤不生毛。” 明 汤显祖 《帝雩篇宿陵下作》诗:“ 灵臺 开筴变离爻,天子身亲衣白茅。”...
茜红的意思:绛红色。 明 陈耑 《春日游湖上》诗:“茜红女儿歌《白紵》,墨黑燕子来 乌衣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落得我泪痕班血染针头,恐污了茜红颜色难剖。”...
眼前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疑城的意思: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 《晋纪》:“ 魏文帝 之在 广陵 , 吴 人大骇,乃临 江 为疑城,自 石头 至于 江乘 ,车以木楨,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 魏 人自 江 西望,甚惮之,遂退军。”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十:“怪石千滩险,疑城百里高。”...
一条的意思:(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印香的意思:用多种香料捣末和匀做成的一种香。 唐 王建 《香印》诗:“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 前蜀 贯休 《题简禅师院》诗:“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 宋 苏轼 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参阅 宋 洪刍 《香谱·印香法》。...
窄窄的意思:狭小;狭窄。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缚柴门窄窄,通竹溜涓涓。” 元 顾瑛 《唐宫词次铁雅先生无题韵》之十:“宫衣窄窄小黄门,躑躅初开赐縹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死里逃生 接过来看时,只见书面上粘着一个窄窄的签条儿。”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桥﹞当中不是石级而是窄窄的石条,预备推行那乡下的单轮手把车的。”...
遮拦的意思:◎ 遮拦 zhēlán[block] 遮盖拦挡阳光毫无遮拦地直射地面...
重叠的意思:[释义](动)一层层堆积重复。 [构成]并列式:重+叠 [例句]山峦重叠。(作谓语)...
中长的意思: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 周祖谟 校释:“所谓中长者,指与人高度同等之义。”...
自古的意思:(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没遮拦的意思:(1).没有阻挡。引申为没有掩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味的将言语摧残。” 明 吴炳 《绿牡丹·倩笔》:“蝇头半纸被人轻篡,询求仓卒,语句没遮拦。”《红楼梦》第四九回:“我説呢,正纳闷‘是几时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2).指管束不住的人。《水浒传》第三七回:“这弟兄两个富户,是此间人,姓 穆 名 弘 ,绰号‘没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