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悯刘家竹赏析

悯刘家竹

宋 · 陈藻
陈生将五十,无地堪栽竹。
丈人门径深,两面千竿绿。
营营不好事,终日眉峰蹙。
二气岂相宜,此君觉尘俗。
琅玕诉失所,愿作陶家菊。
赖有徐卿儿,往往知忘肉。

拼音版原文

chénshēngjiāngshíkānzāizhú

zhàngrénménjìngshēnliǎngmiànqiān竿gān绿

yíngyínghǎoshìzhōngméifēng

èrxiāngjūnjuéchén

lánggānshīsuǒyuànzuòtáojiā

làiyǒuqīngérwǎngwǎngzhīwàngròu

注释

陈生:指陈先生。
五十:指五十岁。
堪:能,适合。
栽:种植。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门径:小路。
深:深远,隐蔽。
千竿绿:形容竹子众多且翠绿。
营营:忙碌,忧虑。
好:喜好,做。
事:事务。
蹙:皱,紧锁。
二气:阴阳二气,指自然界的生机和沉寂。
相宜:适宜,协调。
此君:古人常以竹自比,此处指竹子。
尘俗:世俗,尘世。
琅玕:竹子的美称,如玉般翠绿。
失所:失去合适的位置或环境。
陶家菊:指陶渊明喜欢的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徐卿儿:徐姓的朋友,儿是对朋友的尊称。
忘肉:忘记饥饿,形容忘我投入。

翻译

陈先生即将年满五十,却没有地方可以种竹。
老丈人的小路深深隐藏,两旁翠竹千竿青绿。
他忙于俗务,整天愁眉不展。
阴阳二气似乎不合,竹子觉得世俗纷扰。
竹子仿佛在诉说不适,希望能成为陶渊明家的菊花。
幸好有徐公子这样的朋友,常常让他忘记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悯刘家竹》,通过对刘家竹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命运的感慨和对刘家生活的同情。诗中首先提到主人公陈生即将五十岁,却无处可种植竹子,暗示了生活的困顿。接着描述丈人家中的竹林深深,两旁翠竹千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竹子的生机与清雅,反衬出刘家的寂寥。

诗人批评刘生忙于俗务,整日愁眉不展,认为这样的生活与竹子的高洁气质不符。他以“二气岂相宜”表达对刘生活境的不满,认为竹子本应处于清风明月之中,而非尘俗之地。竹子自比为琅玕(美玉般的竹子),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生长环境的哀怨,希望能像陶渊明家的菊花一样,得到适宜的归宿。

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有个像徐卿儿这样的人,时常能理解刘家的困境,忘记世俗的忧虑,这给诗增添了一丝温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既表达了对刘家的同情,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