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秋怀三首(其三)
明 · 邓云霄
碧蹄未见奏铙歌,闻道东倭已请和。
边徼岂无秦日月,旁人休指晋铜驼。
元戎拥幕虚谈战,圣主深居实止戈。
试问唐皇经略后,到今营垒竟如何?
边徼岂无秦日月,旁人休指晋铜驼。
元戎拥幕虚谈战,圣主深居实止戈。
试问唐皇经略后,到今营垒竟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燕京秋怀三首》之三,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首句“碧蹄未见奏铙歌”,以“碧蹄”暗喻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而“未见奏铙歌”则暗示了战争并未真正爆发,引出下文对战争与和平的讨论。接着,“闻道东倭已请和”点明了战争的可能对象,即日本(东倭),以及战争的结束,暗示了和平的实现。
“边徼岂无秦日月,旁人休指晋铜驼”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边疆的安定比作秦朝的强盛,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轻易指责历史上的错误,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简单评判的一面。
“元戎拥幕虚谈战,圣主深居实止戈”揭示了统治者在处理战争问题时的态度,一方面可能在幕后虚谈军事策略,另一方面真正的决策却是追求和平,体现了对战争的谨慎态度和对和平的重视。
最后,“试问唐皇经略后,到今营垒竟如何?”以唐朝为例,提出了一个问题:经历了长期的治理之后,如今的军事设施(营垒)又处于何种状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和平环境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