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哭汪司马伯玉十首(其一)赏析

哭汪司马伯玉十首(其一)

明 · 胡应麟
北阙悬车蚤,东林曳杖馀。
神留中土卧,帝命太函居。
五岳藏玄草,三天坠白榆。
庭阶双玉在,雪涕茂陵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汪司马伯玉十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故友汪司马伯玉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北阙悬车蚤,东林曳杖馀。”这两句以“北阙”和“东林”为背景,分别象征着官场和隐逸生活,通过“悬车”和“曳杖”的动作,描绘出汪司马伯玉生前的两种不同生活状态:早年在官场忙碌,晚年选择归隐山林。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也暗示了作者对逝者从仕途到退隐人生轨迹的感慨。

“神留中土卧,帝命太函居。”这里运用了神话色彩的表达,将汪司马伯玉的灵魂比喻为“留中土卧”,即安息于人间,而“帝命太函居”则暗示他被赋予了一种超然的存在,可能与道教神仙世界有所关联,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灵魂去向的美好祝愿。

“五岳藏玄草,三天坠白榆。”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缅怀。五岳代表了中国的五大名山,藏玄草则暗示着逝者灵魂的归宿,仿佛融入了自然的神秘之中;“三天坠白榆”则可能暗指某种超脱尘世的景象,或是对逝者精神世界的美好想象。

“庭阶双玉在,雪涕茂陵书。”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对逝者的怀念。庭阶上的“双玉”可能象征逝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使逝者已去,这份情感依然存在;“雪涕茂陵书”则表达了作者在雪中哭泣,书写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形象地展现了哀悼的场景和情感的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