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圣彼得堡之白夜赏析

圣彼得堡之白夜

当代 · 伯昏子
继旦何须秉烛前,消忧石阁赤霞天。
腾云铜马窥千里,照海皇旌复十年。
欲祷神宫钟已寂,偶栖古栈客难眠。
诗魂夜半无吟处,海畔鸥声日未偏。

词语解释

秉烛的意思: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海畔的意思:海边。《书·禹贡》“夹右 碣石 入于 河 ” 孔 传:“ 碣石 ,海畔山。”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蓀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唐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海畔尖山似劒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何须的意思: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客难的意思:宾客的问难。亦为文体名。假设客人向自己诘问而进行答辩以申述己见的一种文体。始于 汉 东方朔 的《答客难》。事见《汉书·东方朔传》:“﹝ 朔 上书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朔 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对问以来, 东方朔 效而广之,名为《客难》,託古慰志,疏而有辨。”对问,指 宋玉 《对楚王问》。《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尝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沉世俗,避世 金马 ’,遂借 陆沉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 宋 张耒 ...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神宫的意思:(1).神庙;神殿。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先生过神宫而息,潄 吾泉 而行,迴乎逌而游览焉。” 南朝 梁 沉约 《梁宗庙登歌》之七:“神宫肃肃,灵寝微微。”(2).指皇宫。 朱祖谋 《声声慢·落叶》词:“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3).古星名。属尾宿。《晋书·天文志上》:“﹝尾九星﹞第三星旁一星,名曰神宫,解衣之内室。”...

诗魂的意思:(1).诗人的精神。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閒听不寐诗魂爽,浄喫无厌酒肺乾。”(2).诗人的亡魂。 明 袁宏道 《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 柳浪湖 上深更月,料得诗魂近水行。” 陈毅 《由宣城泛湖东下》诗:“ 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石阁的意思:(1).石砌的楼房。寺院藏经之所。 唐 杜甫 《昔游》诗:“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2).见“ 石渠阁 ”。...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腾云的意思:(1).蒸腾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三:“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 燕王 仙臺东臺有三峯,甚为崇峻,腾云冠峯,高霞翼岭。”(2).驾云,乘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杖锡铭》:“排空雾转,腾云凤跃。”(3).喻迅速。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遣 银州 刺史 李大志 等,驱跃景腾云之骑,乘其马军。”《诗刊》1977年第9期:“看车轮生风,骏马添翅,脚步腾云,党率领我们又开始多么伟大的进军!”...

铜马的意思:(1).铜铸的马。《后汉书·董卓传》:“悉取 洛阳 及 长安 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明帝 永平 五年, 长安 迎取飞廉并铜马,置 上西门 外 平乐观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译宾》:“合有金鹅之献,以代铜马之图。”《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后来阿爸被捆在铜马上活活烧死了,阿妈也被迫跳进了 金沙江 。”参见“ 铜马法 ”。(2).即铜马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 清 ...

消忧的意思:消解愁闷。《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马融 《樗蒲赋》:“ 伯阳 入戎,以斯消忧。”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茅盾 《宿莽·色盲》:“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

夜半的意思:◎ 夜半 yèbàn[midnight] 见“半夜”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