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偶坐道傍独树下看山赏析

偶坐道傍独树下看山

明 · 薛瑄
独树道边清影密,偶来閒坐已多时。
尘劳扰扰於人厌,山势亭亭与客宜。
远谷蒸云能变化,乱峰联碧自逶迤。
褰衣便欲寻幽胜,只恐山灵解勒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道旁的一棵树下,凝视着远处山峦的情景。首句“独树道边清影密”以“独树”为中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树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接着,“偶来闲坐已多时”,诗人不经意间来到这里,却在此停留了许久,似乎对这自然美景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和共鸣。

“尘劳扰扰于人厌,山势亭亭与客宜”两句对比强烈,前一句描述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让人感到厌倦;后一句则赞美了山的宁静与挺拔,它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给予心灵以慰藉。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治愈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远谷蒸云能变化,乱峰联碧自逶迤”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峰峦叠嶂的景象,云雾的变化莫测,山峰连绵不绝,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这两句通过动态的云雾和静态的山峰,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最后,“褰衣便欲寻幽胜,只恐山灵解勒移”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这美丽山景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的行动会打扰到山中的神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