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妙寂院访梅赏析

妙寂院访梅

宋 · 陈宓
山寒尽日少人知,调鼎风流却在兹。
但得此君为益友,不嫌青女妒妍姿。
应愁我辈来何晚,岂共春风别有私。
不忍折枝飞减玉,留看小雨弄黄时。

拼音版原文

shānhánjìnshǎorénzhītiáodǐngfēngliúquèzài

dànjūnwèiyǒuxiánqīngyán姿

yìngchóubèiláiwǎngòngchūnfēngbiéyǒu

rěnzhézhīfēijiǎnliúkànxiǎonònghuángshí

注释

山寒:寒冷的山。
调鼎:烹饪。
风流:技艺高超。
兹:这里。
此君:指代菜肴或某道美食。
青女:古代传说中的霜神,此处指寒冷。
妍姿:美丽的姿态。
愁:担忧。
我辈:我们这些人。
春风:春天的风。
私:秘密的约定。
不忍:舍不得。
折枝:折断树枝。
减玉:失去光泽如玉的美。
小雨:细雨。
黄时:变黄的时候。

翻译

整座山因为寒冷而整日少有人知,这里的烹饪艺术却独步天下。
只要有这道菜作为好友,我不会嫌弃春寒料峭使花朵不再娇艳。
它似乎担忧我们来得太迟,难道它与春风有特别的约定不成?
我不忍心折下它的枝条,让它在细雨中慢慢凋零,欣赏那泛黄的美丽时刻。

鉴赏

这首宋诗《妙寂院访梅》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描绘了山中梅花孤寂而清冷的美。首句“山寒尽日少人知”,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偏远与人迹罕至,更显其高洁之姿。次句“调鼎风流却在兹”以“调鼎”比喻梅花的芬芳,暗示其虽处山野,却自有风流韵味。

“但得此君为益友,不嫌青女妒妍姿”一句,将梅花比作益友,赞美其不畏严寒,且不受春雪嫉妒的坚韧之美。诗人感叹自己来访稍迟,担心未能及时欣赏到梅花的全部风采,暗示梅花与春风似乎有着特殊的默契。

最后两句“不忍折枝飞减玉,留看小雨弄黄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怜爱,不愿轻易折损其洁白如玉的花朵,而是期待着小雨过后,梅花在微黄的色调中更显娇媚,给人以别样的观赏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又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