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孙行之出守衡阳赏析

送孙行之出守衡阳

宋 · 危稹
日日江头送客行,况闻君去作专城。
心存臣子无中外,士系朝廷有重轻。
谏疏满怀催上道,中原万事想关情。
戎葵到底还倾日,侧耳衡阳来雁声。

拼音版原文

jiāngtóusòngxíngkuàngwénjūnzuòzhuānchéng

xīncúnchénzhōngwàishìcháotíngyǒuzhòngqīng

jiànshūmǎn怀huáicuīshàngdàozhōngyuánwànshìxiǎngguānqíng

róngkuídàoqīngěrhéngyángláiyànshēng

注释

日日:每天。
江头:江边。
客:客人。
专城:独自做州官。
心存:心中怀着。
臣子:忠臣。
中外:无论国内国外。
士系:关系到士人的地位。
谏疏:劝谏文书。
上道:上路。
万事:所有事情。
关情:牵动情感。
戎葵:一种植物,象征忠诚。
到底:始终。
倾日:向着太阳。
侧耳:倾听。
衡阳:地名,古代有衡阳雁过之说。
来雁声:雁鸣之声。

翻译

每天都在江边为客人送行,更何况听说你要独自去做州官。
心中怀揣着忠臣的信念,无论身处何地,都把国家放在首位。
满腹的劝谏文书催促你上路,中原的大事每一件都牵动着你的思绪。
如同那始终向着太阳的军葵,你的心也始终向着朝廷,期待着衡阳的雁带来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危稹的《送孙行之出守衡阳》,通过对诗中关键词汇和意象的分析,可以窥见其深厚的情感与政治智慧。

“日日江头送客行,况闻君去作专城。”开篇便设定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景,诗人在江边频繁地为朋友送行,这一次听说孙行之将前往衡阳担任守令,心中涌起一股特别的不舍。"作专城"表明孙行之此去不仅是个人离别,更承载着朝廷对地方治理的重托。

“心存臣子无中外,士系朝廷有重轻。”诗人以"臣子"自称,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同时也强调了作为臣子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怀。"士系朝廷有重轻"则透露出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不同,责任亦不等。

“谏疏满怀催上道,中原万事想关情。”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建议,但又不得不急迫地送别,这份急切之情化作"催上道"。"中原万事"则是对北宋时期国事的泛指,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心情。

“戎葵到底还倾日,侧耳衡阳来雁声。”"戎葵"形容边塞之地的艰苦与战乱,而"到底"则可能是对孙行之即将面临任务的担忧。"还倾日"暗示了时间紧迫和任务重大的双重压力。"侧耳衡阳来雁声"则是一种动人心魄的画面,诗人侧耳倾听远方衡阳传来的消息,或许是战事的信号,也或许是朋友离去后的寂寞之音。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又蕴含着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