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伯虎采兰诗
明 · 林弼
光风汎崇兰,流芬散中林。
草木被馀薰,山水发清音。
萧艾一何繁,霜露日已深。
伊谁爱芳质,于焉间冲襟。
独有君子人,皦皦同贞心。
采之未盈掬,价重双南金。
逝将纫华佩,远鄙琼与琛。
重将鼓遗操,邈继南风琴。
淳风未云丧,振古犹斯今。
草木被馀薰,山水发清音。
萧艾一何繁,霜露日已深。
伊谁爱芳质,于焉间冲襟。
独有君子人,皦皦同贞心。
采之未盈掬,价重双南金。
逝将纫华佩,远鄙琼与琛。
重将鼓遗操,邈继南风琴。
淳风未云丧,振古犹斯今。
鉴赏
这首明代林弼的《题周伯虎采兰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高雅的画面。首句“光风汎崇兰”以明亮的春风轻拂高洁的兰花,展现出春光的美好和兰花的清逸。接下来,“流芬散中林”进一步渲染了兰花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树林之中。
诗人接着通过“草木被馀薰,山水发清音”两句,暗示了兰花不仅香溢自然,还激发了山川的和谐之声,寓言其高洁品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然而,“萧艾一何繁,霜露日已深”又转折,指出世间杂草丛生,而兰花的处境却日益艰难。
“伊谁爱芳质,于焉间冲襟”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感叹只有君子才能欣赏兰花的高洁本质,触动内心深处。接下来,诗人赞美君子如兰,有着坚贞不渝的品格,虽采摘不易,其价值却如同南方的珍贵金属。
“逝将纫华佩,远鄙琼与琛”表达了诗人要将兰花制成饰品,视若珍宝,远离世俗的尘埃,象征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最后,“重将鼓遗操,邈继南风琴”以音乐比喻,表示要传承兰花的精神,使之永续流传,即使淳朴的风尚并未丧失,这种美德在古代至今仍然值得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坚守,语言优美,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