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六首
半掩柴扉犹烛火,人于砧上捣尘衣。
归舟夜泊枕潮眠,月上高桅细可怜。
近水砧声惊鹜影,带风飞过打渔船。
寺临绝顶有嶒崚,霜月更寒教夜凝。
钟鼓僧眠归阒寂,佛前不灭是莲灯。
帘卷泠风落玉尘,中宵孤烛滴愁人。
欲残红蜡灯花小,往事憧憧看不真。
今年秋里伫离尘,不怕泠风怕别人。
剩是空闺看烛泪,独孤更觉夜寒真。
词语解释
别人的意思:[释义](1) (名)另外的人:家里只有我;没别人。 (2) (bié ·ren)(名)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构成]偏正式:别(人...
不怕的意思:◎ 不怕 bùpà[be not afraid of;not fear] 不畏惧;不害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 不怕 bùpà[even if]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残红的意思:凋残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 李清照 《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风过一片残红,把孤坟化成了花冢。”...
柴扉的意思:[释义](名)〈书〉柴门。 [构成]偏正式:柴(扉 [例句]柴扉敞开了。(作主语)久扣柴扉。(作宾语)...
憧憧的意思:[释义](形)往来不定,摇曳不定。 [构成]叠音式 [例句]人影憧憧。(作谓语)...
愁人的意思:(1).令人发愁。《楚辞·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2).心怀忧愁的人。 晋 傅玄 《杂诗》:“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宋 张先 《酒泉子》词:“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长愁人的愤懑。”...
灯花的意思:◎ 灯花 dēnghuā[snuff(of a candlewick)] 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独孤的意思:◎ 独孤 Dúgū[surname]——复姓...
孤烛的意思:独燃的蜡烛。 南朝 梁 江淹 《铜爵妓》诗:“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抚影愴无从,惟怀忧不薄。” 唐 徐彦伯 《孤烛叹》诗:“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玉盘红泪滴,金烬彩光圆。” 明 沉周 《二月八日过灵殿祥公房》诗:“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归舟的意思:◎ 归舟 guīzhōu[returned ship] 返航归回的船只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红蜡的意思:亦作“ 红腊 ”。红烛。 唐 皮日休 《春夕酒醒》诗:“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前蜀 韦庄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诗:“满筵红蜡照香鈿,一夜歌鐘欲沸天。” 明 王世贞 《赠郭舜举祠部新婚》诗之二:“红腊初鎔双凤皇,新诗句好自催粧。”...
家山的意思: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今年的意思:[释义](名)说话时的这一年。 [构成]偏正式:今(年 [例句]今年是个丰收年。(作主语)...
绝顶的意思:[释义](副)极端;非常。 [构成]偏正式:绝(顶 [例句]这孩子绝顶聪明。(作状语)②(名)〈书〉最高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作宾语)...
客念的意思:客中的思绪。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客念坐嬋媛,年华稍菴薆。” 唐 王勃 《春游》诗:“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可怜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动宾式:可|怜 [例句]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空闺的意思:谓丈夫外出,妻子寂寞独居之处。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一:“环情倦始復,空闺起晨装。”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
蜡灯的意思:蜡烛灯。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宋 苏辙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之九:“灰冷铜炉香欲灭,床头一点蜡灯微。”...
离尘的意思:◎ 离尘 líchén(1) [pass away;die]∶离开尘世离尘脱俗(2) [synonym for cassock]∶袈裟的别称...
泠风的意思:小风;和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成玄英 疏:“泠,小风也。”《吕氏春秋·任地》:“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 高诱 注:“泠风,和风,所以成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新唐书·柳宗元传》:“蒸为清氛,疏为泠风。”...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阒寂的意思:◎ 阒寂 qùjì[quiet] 寂静阒寂的原野...
霜月的意思:(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
往事的意思:◎ 往事 wǎngshì[history;the past;past events] 从前的事情往事历历在目...
渔船的意思:◎ 渔船 yúchuán(1) [fish boat;trawler]∶从事捕鱼的船(2) [fishing vessel]∶用于商业捕捞的船...
玉尘的意思:(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 汉 刘向 《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綺里 丹法:先飞取五石玉尘,合以丹砂汞,内大铜器中煮之。百日五色,服之不死。”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2).喻雪。 唐 白居易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漠漠復雰雰,东风散玉尘。” 宋 陆游 《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二:“定知謫堕不容久,万斛玉尘来聘归。”《群音类选·断发记·淑英走...
月正的意思:正月。《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文祖。” 孔 传:“月正,正月。” 孔颖达 疏:“正训长也,月正言月之最长,正月长於诸月,月正还是正月也。”谓皓月正当中天。 唐 周贺 《宿李枢书斋》诗:“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月上的意思:(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砧声的意思:亦作“碪声”。捣衣声。 唐 李颀 《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 元好问 《短日》诗:“短日碪声急,重云雁影深。”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赛魔》:“砧声续断来,孤舟冷落无聊赖,人在天涯音信乖。”...
钟鼓的意思:亦作“ 钟皷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唐 皮日休 《补周礼九夏系文》:“凡乐事,钟皷以奏《九夏》。”(2).借指音乐。 宋 范仲淹 《今乐犹古乐赋》:“曷若我咸臻仁寿,共乐钟鼓。”(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陈书·徐陵传》:“但山梁饮啄,非有意於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於钟鼓。”(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使为治,劳知虑,苦身体,乏驰骋鐘鼓之乐,勿为可也。” 唐 韩...
中宵的意思:中夜,半夜。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烛泪的意思:见“ 烛泪 ”。亦作“ 烛泪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液态蜡。 唐 白居易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诗:“酒鉤送盏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 明 王文禄 《机警》卷一:“羣盗皆衣白,妾秉烛时,尽以烛泪污其背。” 叶圣陶 《倪焕之》一:“烛焰尽往下嚲,烛泪直淌,堆在锡烛台的底盘里。”...
烛火的意思:(1).火炬,火把。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南史·戴僧静传》:“ 粲 登城西南门,列烛火坐,臺军至射之,火乃灭。”《旧唐书·张弘靖传》:“﹝ 韦雍 等﹞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呵叱。”(2).焟烛火。《南史·陆云公传》:“ 云公 善弈碁,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花月痕》第二四回:“ 牛氏 忙将烛火,来瞧 秋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