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宗割爱嫁遣侍儿忘情如此是可尚也因作忘情吟以道哀怨之意
宋 · 蔡戡
风流汉署尚书郎,蛾眉列屋呈新妆。
中有一人十四五,雪肤花艳倾后房。
妒宠负恃亦常理,何乃弃置行路傍。
妾如桃李眩颜色,君如铁石为心肠。
忆昔赠君绿绮琴,佳期密意寓琴心。
白雪阳春世寡和,高山流水谁知音。
燕子楼中空寂寞,凤凰台上忍登临。
瓶沉簪断不堪说,钗分镜破何由寻。
君不见韩退之,绛桃柳枝二侍儿。
别来柳枝已飞去,故作镇州初归诗。
又不见白乐天,小蛮樊素争取怜。
晚年樊素欲谢遣,因赋不能忘情篇。
从来我辈情所钟,绵绵此恨今古同。
世间尤物最为累,须信万事浮云空。
二公号为知道者,未免爱欲缠胸中。
果能脱去如敝屣,自古未有贤于公。
料得文君对长卿,小窗时鼓一再行。
幽愁暗恨欲备写,离鸾别鹤难成声。
知君手种堂前柳,春风披拂还轻盈。
怜新弃旧似浅薄,如君未必真忘情。
中有一人十四五,雪肤花艳倾后房。
妒宠负恃亦常理,何乃弃置行路傍。
妾如桃李眩颜色,君如铁石为心肠。
忆昔赠君绿绮琴,佳期密意寓琴心。
白雪阳春世寡和,高山流水谁知音。
燕子楼中空寂寞,凤凰台上忍登临。
瓶沉簪断不堪说,钗分镜破何由寻。
君不见韩退之,绛桃柳枝二侍儿。
别来柳枝已飞去,故作镇州初归诗。
又不见白乐天,小蛮樊素争取怜。
晚年樊素欲谢遣,因赋不能忘情篇。
从来我辈情所钟,绵绵此恨今古同。
世间尤物最为累,须信万事浮云空。
二公号为知道者,未免爱欲缠胸中。
果能脱去如敝屣,自古未有贤于公。
料得文君对长卿,小窗时鼓一再行。
幽愁暗恨欲备写,离鸾别鹤难成声。
知君手种堂前柳,春风披拂还轻盈。
怜新弃旧似浅薄,如君未必真忘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情感的深刻转折与复杂心理活动,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两位文学大家韩愈和白居易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待侍妾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爱欲”与“情”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官员,身边围绕着众多美貌女子,其中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以其雪白的肌肤和花一般的容颜倾倒了后宫。然而,这位少女却因为被宠爱而骄傲,最终被抛弃在路边。这种嫉妒与自负成为了人性中常见的弱点。
接着,诗人通过绿绮琴的比喻,暗示了两人之间曾经有过深厚的情感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佳期密意逐渐消失,如同白雪阳春般稀少的和声,只有高山流水才能真正理解。这反映了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燕子楼的空寂与凤凰台的登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瓶沉、簪断、钗分、镜破,这些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情感破裂后的痛苦与绝望。
最后,诗人引用韩愈和白居易的故事,强调了“爱欲”与“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两人都曾经历过情感的转变,从最初的深情厚意到后来的决绝与遗忘。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成为人们情感的负担,而真正的解脱与放下,才是智慧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与情感的细腻描绘,探讨了爱情与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在情感变迁中的自我救赎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