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齐门
自怜不合轻为客,莫厌秋风搅树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的景象,诗人以"东方晨星如月明"起笔,形象地写出黎明时分东方天空中星星闪烁,明亮如同悬挂的月亮,展现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舟人捩舵听鸡鸣"则通过描绘舟子在鸡鸣声中调整船舵,暗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自己也因旅途奔波而感叹"自怜不合轻为客",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淡淡自嘲和无奈。
"莫厌秋风搅树声",诗人以秋风摇动树叶的声音作为背景,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状态的自我反思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触。
词语解释
不合的意思:[释义](1) (动)不符合。 (2) (动)不应该。 (3) (动)合不来;不和。 [构成]偏正式:不〔合 [例句]不合手续。(作谓语)性格不合。(作谓语)当初;不合叫他来。(作状语)...
晨星的意思:[释义](名)清晨稀疏的星,多用于比喻。 [构成]偏正式:晨(星 [例句]晨星闪着微弱的光芒。(作主语)寥若晨星。(作宾语)...
东方的意思:[释义](1) (名)姓。东 (2) (名)姓。。东方跑来一个人。(作状语) (3) (名)姓。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 [构成]偏正式:东(方 [反义]西方...
鸡鸣的意思:(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
捩舵的意思:亦作“ 捩柁 ”。亦作“ 捩柂 ”。拨转船舵。指行船。 唐 杜甫 《清明》诗:“金鐙下山红日晚,牙檣捩舵青楼远。” 宋 王安石 《送董伯懿归吉州》诗:“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宋 陆游 《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诗:“三嘆下城去,捩舵春江津。” 宋 严仁 《鹧鸪天》词:“一曲危絃断客肠,津桥捩柁转牙檣。”...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树声的意思:树立名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樵夫议道,渔父濯缨。臣 照 作颂,铺德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励德树声,莫不师圣。”...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舟人的意思:船夫。《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 木华 《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 唐 郑谷 《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自怜的意思: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见“ 自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