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波亭
胸中经纬天机锦,闲却小亭风露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锦波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句“柳影移堤步晚凉”,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傍晚时分,柳树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投射在河堤上的情景。这里的“晚凉”不仅指天气的凉爽,也暗示了一种宁静、悠然的心境。柳树作为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常被赋予温柔、静谧的意味,此处同样如此,营造出一种淡雅、和谐的氛围。
次句“清溪放月水泱泱”,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清澈的小溪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月亮的倒影在水中缓缓流淌。这里运用了“放月”的拟人化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月光与水面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同时,“水泱泱”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广阔与深邃,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后两句“胸中经纬天机锦,闲却小亭风露香”,转而从诗人的内心感受出发。诗人似乎在锦波亭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将自己比作“经纬天机锦”,意味着他内心充满了智慧与思考,如同精美的织锦一般复杂而有序。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将“小亭风露香”这一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心境相联系,暗示了在自然的怀抱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这里的“闲却”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锦波亭周围自然景色的美丽,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词语解释
风露的意思:(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经纬的意思:◎ 经纬 jīngwěi(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经线和纬线(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经纬万端(3) [plan and administer]∶规划治理经纬其民(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柳影的意思:柳树婆娑的身影。 南朝 梁简文帝 《伤离新体》诗:“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 前蜀 顾夐 《虞美人》词:“凭栏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 宋 陈造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诗之二:“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 元 胡祗遹 《阳春曲·春景》曲:“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清 厉鹗 《疏影》词序:“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闋。”...
露香的意思:在露天焚香。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霍山显灵》:“一舟之人,皆分已死。主者露香望空而拜乞命。”《宋史·赵抃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林纾 《张贞孝传》:“ 贞孝 露香告天,请减算以益母寿。”...
天机的意思:[释义](1) (名)迷信的人指神秘的天意。 (2) (名)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比喻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构成]偏正式:天(机 [例句]天机不可泄露。(作主语)一语道破了天机。(作宾语)...
胸中的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泱泱的意思:◎ 泱泱 yāngyāng(1) [(of waters)vast]∶水势浩瀚的样子(2) [magnificent;great and proud]∶气魄宏大(3) [cloudy]∶云起的样子(4) [disgruntled]∶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西游记》...
月水的意思:即月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 交州 夷民﹞涂毒药於鏑锋,中人即死。其俗誓不以此药治语人。治之,饮妇人月水及粪汁,时有差者。” 唐 孙思邈 《千金宝要·妇人》:“产后,月水往来多少不定,或不通。” 宋 欧阳修 《又三事》:“ 虫儿 具招虚伪事甚详,云自正月至今,月水行,未尝止,今方行也。” 俞樾 《茶香室丛钞·申红》引 清 赵学敏 《本草拾遗》:“猴经一名申红,深山羣猴聚处极多,每於草间得之,色紫黑成块,夹细草屑。云是母猴月水也,治乾血癆。”参见“ 月经 ”。...
中经的意思:(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动胃繵缘,中经维络。” 张守节 正义引《八十一难》:“十二经脉,十五络脉,阳维阴维之脉也。”(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 汉 代有“中五经”之称。 三国 时 魏 秘书郎 郑默 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 晋 秘书监 荀勖 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采 公曾 之中经,刊 弘度 之四部。”(3). 唐 、 宋 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