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唐 · 韦应物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
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
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
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
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
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注释
燕燕:指燕子,象征着普通或平凡的事物。文鹓: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良或高贵的人。
河洛:泛指黄河和洛水交汇的地区,古代中原地带。
华屋:华丽的房屋,这里代指繁华之地。
淮海:古代对淮河流域和东海的合称,这里指远方。
阳春:温暖的春天,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时光。
短翮:短小的翅膀,比喻自身的不足或能力有限。
翻译
燕子从东方飞来,凤凰也向西方飞去。为何我们不能相见,因为它们的羽翼有高低之分。
在河洛之间徘徊,还没能看见华丽的房屋。
秋风吹动我前行,远行与淮海之地有个约定。
回望被烟雾隔开的地方,我们彼此思念,遥远而深切。
春天自然会回来,我也渴望展开短小的翅膀追随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相思之情,通过燕子和鹤的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分别和渴望重逢的深切感情。诗中“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两句,以鸟儿的迁徙形象化开场,揭示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接着,“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一句,通过对比燕子和鹤的不同飞行高度,暗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可逾越的界限,强化了相思的情绪。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徘徊不前,虽然到了繁华的都市,却依然无法如愿以望见心中所念之人。
“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一句则描绘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通过视线被烟雾阻隔的情景,强调了彼此之间的相思,但又因距离而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时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期待,以及希望能有机会飞翔追寻那逝去的时光和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鸟儿行为的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不舍昼夜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