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观望仙台
明 · 黎贞
仙子已乘仙鹤去,山中空有望仙台。
啼残幽鸟日将暮,落尽好花春未回。
入画峰峦流水外,倚空楼观白云堆。
岭南狂客经游处,几度题诗扫绿苔。
啼残幽鸟日将暮,落尽好花春未回。
入画峰峦流水外,倚空楼观白云堆。
岭南狂客经游处,几度题诗扫绿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风道骨、幽静深远的画面。首句“仙子已乘仙鹤去”,以仙子乘鹤离去的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了仙台的神秘与遥远。接着,“山中空有望仙台”一句,点明了诗人对仙台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不再的感慨。
“啼残幽鸟日将暮”和“落尽好花春未回”两联,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渲染了一种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意境。鸟儿的啼叫在黄昏时分逐渐消逝,花朵在春天里凋零殆尽,都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循环更替。
“入画峰峦流水外,倚空楼观白云堆”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景象,峰峦叠嶂,流水潺潺,楼阁高耸,白云缭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岭南狂客经游处,几度题诗扫绿苔”则以岭南的狂放之士为引,表达了诗人自己或前人的足迹与情感。诗句中的“几度题诗扫绿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多次在此题诗留念的情景,既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