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间居杂诗(其一)赏析

间居杂诗(其一)

清 · 陈光绪
入城买钗钿,渡江买锦绣。
问渠将何为,嫁女已及候。
薄俗重厚奁,以此密婚媾。
岂无有余家,女多家亦瘦。
婿家不必贫,女家不必富。
但视力所能,百备不一漏。
嗟哉尔何愚,甘以奢靡斗。
嫁女尽嫁金,毋乃计大谬。
不见刘凝妻,装遣散亲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嫁娶时的物质风气,诗人陈光绪通过两个场景来批评过度重视嫁妆的现象。首句“入城买钗钿,渡江买锦绣”形象地展示了新娘家庭为了丰厚嫁妆而忙碌奔波的情景,暗示了这种风气的普遍。

接下来,“问渠将何为,嫁女已及候”揭示了嫁妆成为婚姻的主要考量因素,甚至影响到婚期的选择。诗人指出,尽管世俗认为嫁妆厚重能巩固婚姻,但实际上“薄俗重厚奁,以此密婚媾”,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可能并不利于真正的感情基础。

诗人进一步批判说,富裕的家庭可能会因为嫁女而变得拮据,“女多家亦瘦”,而贫寒之家则期望通过嫁妆提升经济状况。“婿家不必贫,女家不必富”表明理想的婚姻不应单纯依赖物质条件,而是双方的匹配和互相尊重。

最后,“但视力所能,百备不一漏”表达了对盲目攀比和奢侈浪费的不满,认为嫁女应量力而行,而非一味追求奢华。“嫁女尽嫁金,毋乃计大谬”直接点明这种过度嫁妆的观念是错误的。

诗的结尾,诗人以刘凝妻为例,她的嫁妆被散给亲朋好友,暗示了过度嫁妆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反而可能导致亲情疏离,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