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怀三十首(其十六)赏析

咏怀三十首(其十六)

明 · 沈鍊
越客游燕赵,岁久若故乡。
被服多毡裘,挟弹戎马行。
颦眉忧国难,挥涕悲民殃。
有酒非不饮,所适非豆觞。
展书自低回,抚剑多慨慷。
终焉奋羽翼,六合为鹰扬。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十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沈鍊创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首句“越客游燕赵,岁久若故乡”描绘了诗人作为异乡人,在燕赵之地长期生活,已然将此地视为第二故乡的情景。接着,“被服多毡裘,挟弹戎马行”描述了诗人穿着北方的服饰,手持弹弓,仿佛随时准备投身战斗的形象,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责任感。

“颦眉忧国难,挥涕悲民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悲痛,他为国家的困境和百姓的苦难而愁眉紧锁,泪水涟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有酒非不饮,所适非豆觞”表明诗人并非拒绝享受生活,而是选择在适当的场合饮酒,而不是在普通的宴会上,暗示他追求的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

“展书自低回,抚剑多慨慷”描绘了诗人阅读书籍时的沉思和握剑时的慷慨激昂,表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正义感。

最后,“终焉奋羽翼,六合为鹰扬”表达了诗人最终将振翅高飞,以鹰的姿态翱翔于天地之间,象征着他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理想的深情厚意,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