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赏析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十)

宋 · 苏轼
缟裙练帨玉川家,肝胆清新冷不邪。
秾李争春犹办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注释

缟裙:素白的裙子。
练帨:洁净的手巾。
玉川家:指代某位有高尚品格的人,可能是一位文人或隐士。
肝胆:比喻人的真诚和勇气。
清新:纯洁,不沾染尘俗。
冷不邪:形容人品正直,不随波逐流。
秾李:盛开的李花,象征春天的繁华。
争春:竞相开放,争夺春天的美景。
踏雪:在雪中行走。
看梅花:欣赏梅花,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翻译

素白的裙子和洁净的手巾,像是出自玉川先生之家,他的心性纯洁如玉,清冷而不失正直。
即使是繁花盛开的春天,他也愿意这样做,更愿意踏雪去看梅花,欣赏它的坚韧与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属于其《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第十首。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清冷美景,以及对比春日繁华之物的衰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独特品格的赞赏和对人生高洁品质的追求。

“缟裙练帨玉川家”一句中,“缟裙”指的是梅花瓣的白色,如同丝织的裙摆;“练帨”则形容枝条的修长,宛如丝线般细腻;“玉川家”暗示了诗人对这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归属。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冷艳脱俗的梅花美。

接着,“肝胆清新冷不邪”一句,借用传统医学中“肝”与“胆”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新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作者自身坚守高洁品格,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志向。

在“秾李争春犹办此”一句里,“秾李”指的是春日繁华的李花,而“争春”则是对那些为了夺取春光而斗争的花卉之物的描绘。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梅花不与其他花卉争艳,而是在寒冷中独自绽放。

最后,“更教踏雪看梅花”一句,以“更教”表达了作者的进一步指导或建议,主张在积雪之下观赏梅花。这种景象不仅突显了梅花的孤傲与坚韧,也映照出诗人内心对高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独特美学的理解,以及他个人对于人生境界的选择与坚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