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别雒下一二知己赏析

别雒下一二知己

唐末宋初 · 谭用之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拼音版原文

jīndǐngguānghuīzhàoxuěpáoluòyángchūnmèngtāo
chénāimǎnyǎnrénqíng

fēngqiánchéngláo
jiēsāiéméitōngshǔxiǎnguòshānxiānzhǎngqíngāo

biéláixiànyōuqiúyìngxiàowèiliùtāo

注释

金鼎:古代祭祀或庆典时使用的大型铜器,象征权威。
雪袍:白色的官服,比喻显赫的地位。
雒阳:古都洛阳,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波涛:比喻人生的起伏或过去的经历。
尘埃:象征世俗的纷扰和人情的冷漠。
马足劳:形容旅途艰辛,马蹄疲累。
接塞:连接边塞。
峨眉:四川的名山,这里泛指险峻之地。
仙掌:陕西境内的山峰,比喻高峻。
幽求子:深藏心中的思念之人。
六韬:古代兵书,此处可能指诗人的理想或追求。

翻译

金鼎的光芒映照着雪白的官袍,我在洛阳的春梦中回忆起往昔的波涛。
满眼的尘埃和世态炎凉让人感到不同,风雨未卜的前路让马儿也显得疲惫。
边塞的峨眉山险峻连通蜀地,过山的仙掌峰高耸入秦地的天际。
自从分别后我心中充满无尽的思念,你一定在笑我只沉迷于兵法的小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诗人谭用之所作,名为《别雒下一二知己》。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的诗句。

"金鼎光辉照雪袍" 这句描绘了一种华丽而庄重的氛围,"金鼎"象征着高贵和权力,而"雪袍"则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这两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雒阳春梦忆波涛" 这里用到了"雒阳"这个地名,它通常与豪放、壮丽联系在一起。"春梦"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而"波涛"则暗示着波澜壮阔的生活和情感的起伏。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心境。"尘埃满眼"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世事纷扰、视线受阻的情状,而"人情异"则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冷漠和变化无常。"风雨前程马足劳" 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行走在艰难前路上的辛勤与努力。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旅途中的艰苦。"接塞"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峨眉"则是一座著名的山峰,代表着蜀地的险峻;"过山仙掌倚秦高"则是诗人对山川美丽景色的一种向往。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这两句是诗人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别来无限幽求子"中"幽求"二字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寻觅,而"应笑区区味六韬"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态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向往高远的思想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