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步月
微风拂寒枝,疏光散清樾。
幽欢难相遇,此景安可忽。
从来山水心,不为尘埃没。
鉴赏
这首诗《南园步月》由金代诗人刘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漫步南园的宁静画面。
首句“云横树外山”,描绘了远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树映山巅月”一句,将视线拉近,月光透过树梢,映照在山峰之上,既展现了月色的皎洁,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微风拂寒枝,疏光散清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新。微风轻拂,不仅带来了凉爽,也使得枝叶轻轻摇曳,月光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柔和,洒落在树荫间,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效果。
“幽欢难相遇,此景安可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之情。即使心中有难以言喻的喜悦,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时机或场合来分享这份快乐,因此,眼前的美景便显得格外珍贵,不容忽视。
最后,“从来山水心,不为尘埃没”点明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山水之美始终如一,它们的存在超越了世俗的尘埃,成为心灵的归宿和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金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词语解释
不为的意思:(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3)...
尘埃的意思:[释义](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尘+埃 [例句]书上满是尘埃。(作宾语)尘埃到处飞扬。(作主语)[同义]灰尘、尘土...
从来的意思:◎ 从来 cónglái[always;all along]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从来如此...
山水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名)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主语) (3) (名)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 [构成]并列式:山+水...
山巅的意思:亦作“ 山颠 ”。山顶。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汉 郑玄 笺:“卒者崔巍也。谓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 萧乾 《初冬过三峡》:“过 瞿塘峡 ,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
水心的意思:(1).水中央。 唐 元稹 《说剑》诗:“幽质狱中埋,神人水心守。”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之二:“ 漳南 开士好丛林,慧剑何年出水心。” 明 唐寅 《游金山》诗:“孤屿崚嶒插水心,乱流擕酒试登临。”《花月痕》第六回:“ 小岑 、 剑秋 陪着 荷生 一船。一会荡入水心,遥望着旷远芊绵,水烟凝碧。”(2).见“ 水心剑 ”。(3). 宋 叶适 的别号。 适 晚年居 永嘉 城外 水心村 ,人称 水心先生 。...
微风的意思:(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相遇的意思:◎ 相遇 xiāngyù[meet] 遇见,遇到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幽欢的意思:幽会的欢乐。 宋 柳永 《昼夜乐》词:“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宋 秦观 《醉桃源》词:“ 楚 臺魂断晓云飞,幽欢难再期。” 元 耶律楚材 《赠蒲察元帅》诗之五:“此日幽欢非易得,何妨终老住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