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九月梦与范季沾同登北潭之临芳亭觉而作诗记其事以示范
白鸟如避世,巢居得幽深。
杂花眩青红,苦节方森森。
何人作虚亭,想像云栖心。
我梦涉陈迹,君亦同登临。
相与定嘉名,洗去花草淫。
看云抚修碧,夕景低遥岑。
风林淡秋月,霜枝鸣玉琴。
两意谁识之,好处烦幽寻。
閒居志则同,岁月能骎骎。
时无陶彭泽,此曲难知音。
亭前有奇石,迁流失山林。
顾亦如我曹,鬓发风沙㑴。
小儿重外物,列屋享千金。
区区心甚长,因循困华簪。
忽焉事大谬,危机恐难任。
平生下泽车,斯言吾所钦。
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
自喜迹犹浅,凫雁容浮沉。
泥行自萧散,世路皆崎嵚。
此邦真可老,城郭环清浔。
结庐与君俱,开写平生襟。
里巷日还往,杖屦行讴吟。
还寻梦游处,无忘神所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季沾一同游览北潭之临芳亭的梦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高陵五六松,潭水涵清阴”,描绘了高高的山陵上生长着五六棵松树,潭水映照着松树的倒影,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接着,“白鸟如避世,巢居得幽深”一句,通过描写白鸟在深邃的巢穴中生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意境。
“杂花眩青红,苦节方森森”两句,既展现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绚烂景色,又暗喻了诗人坚守节操的精神。接下来,“何人作虚亭,想像云栖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以及对云中栖息的想象。
“我梦涉陈迹,君亦同登临”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了这段梦境之旅。“相与定嘉名,洗去花草淫”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去除世间纷扰,回归纯净。
“看云抚修碧,夕景低遥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云中漫步,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之上,画面充满了诗意。接下来,“风林淡秋月,霜枝鸣玉琴”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两意谁识之,好处烦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友人之间情感的理解与探索。“闲居志则同,岁月能骎骎”则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他们的友谊。
“时无陶彭泽,此曲难知音”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知音的渴望。“亭前有奇石,迁流失山林”通过描述亭前的奇石,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
“顾亦如我曹,鬓发风沙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然的向往。“小儿重外物,列屋享千金”对比了世俗的追求与诗人的超脱态度。
“区区心甚长,因循困华簪”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满,以及寻求解脱的愿望。“忽焉事大谬,危机恐难任”则提醒人们要警惕生活中的变故与风险。
“平生下泽车,斯言吾所钦”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强调了诗人坚持自我,不受世俗影响的决心。
“自喜迹犹浅,凫雁容浮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同时也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泥行自萧散,世路皆崎岖”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此邦真可老,城郭环清浔”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地的喜爱,以及希望在此终老的愿望。“结庐与君俱,开写平生襟”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愿望,以及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词语解释
白鸟的意思:(1).白羽的鸟。鹤、鹭之类。《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唐 刘长卿 《题魏万成江亭》诗:“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鹭》:“鷺鷥、丝禽、雪客、舂锄、白鸟。” 陈毅 《中秋》诗:“红云滚滚稻粱熟,白鸟翻翻荷柳愁。”(2).蚊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八月﹞丹鸟羞白鸟。丹鸟也者,谓丹良也。白鸟也者,谓蚊蚋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白鸟,蚊也。 齐桓公 卧於 柏寝 ,谓 仲父 曰:‘吾国富民殷,无餘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之悒悒...
避世的意思:◎ 避世 bìshì[retire from the world]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鬓发的意思:◎ 鬓发 bìnfà[hair on the temple]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绺头发或一簇卷发...
不辱的意思:(1).不辱没。《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2).不耻辱。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 荆州 来京畿。”...
巢居的意思:(1).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皆巢居以避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南 越 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唐 杜甫 《五盘》诗:“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2).犹隐居。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九日见寄》:“辟难无劳效 桓景 ,巢居随处压崔嵬。” 明 许三阶 《节侠记·闺忆》:“只是巢居有日,椎紒堪悲,户外之雀可罗,堂前之燕尽去。”...
陈迹的意思:[释义](名)过去的事情。 [构成]偏正式:陈(迹 [例句]遗留下来的陈迹。(作宾语)陈迹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事情的回忆。(作主语)...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大谬的意思:亦作“ 大繆 ”。大错。 宋 苏轼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诗:“寧知事大繆,举步得狼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某顿足曰:‘此大繆矣!’”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乃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於作者之旨大谬矣。”...
登临的意思:◎ 登临 dēnglín[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风沙的意思:◎ 风沙 fēngshā[sand blown by the wind] 夹着沙土的风...
浮沉的意思:[释义](动)在水中忽上忽下。 [构成]并列式:浮+沉 [例句]与世浮沉(旧时比喻跟着世俗走;随波逐流)|宦海浮沉(旧时比喻官职生降)。(作谓语)...
凫雁的意思:亦作“ 鳧鴈 ”。1.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荀子·富国》:“然后飞鸟鳧雁若烟海。”《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2).鸭与鹅。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鳧雁满回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 迎祥池 ,夹岸垂杨、菰蒲、莲荷,鳧雁游泳其间。”...
凫雁的意思:亦作“ 鳧鴈 ”。1.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荀子·富国》:“然后飞鸟鳧雁若烟海。”《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2).鸭与鹅。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鳧雁满回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 迎祥池 ,夹岸垂杨、菰蒲、莲荷,鳧雁游泳其间。”...
高陵的意思:(1).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元 刘永之 《酬寄伍朝宾》诗:“鲸鯢依巨浪,虎豹啸高陵。”(2).指陵墓。 晋 张载 《七哀传》:“ 北芒 何垒垒,高陵有四五。”(3).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曹操 陵名。在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4).陵墓名。 三国 吴 孙坚 墓名。在 江苏省 丹阳市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
高陵的意思:(1).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 元 刘永之 《酬寄伍朝宾》诗:“鲸鯢依巨浪,虎豹啸高陵。”(2).指陵墓。 晋 张载 《七哀传》:“ 北芒 何垒垒,高陵有四五。”(3).陵墓名。 三国 魏武帝 曹操 陵名。在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4).陵墓名。 三国 吴 孙坚 墓名。在 江苏省 丹阳市 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
好处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吸烟对身体没有好处。(作宾语) (2) (名)使人有所得而感到满意的事物。 [构成]偏正式:好(处 [反义]害处、坏处...
忽焉的意思:快速貌。《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宋 梅尧臣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诗:“ 仲氏 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清 陈维崧 《绕佛阁·初冬同友人小憩中隐禅院用<片玉词>韵》词:“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花草的意思:◎ 花草 huācǎo[flowers and grass;flowers and plants]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华簪的意思:华贵的冠簪。古人用簪把冠连缀在头发上。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一:“此事真復乐,聊用忘华簪。” 宋 司马光 《送吴耿先生》诗:“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还往的意思:(1).往来。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郡》:“或长吏忿怒,寃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 宋 曾巩 《答葛蕴》诗:“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2).往来之人。指亲朋。《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作客在 江西 ,得病卧毫釐。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 唐 李白 《少年行》:“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嘉名的意思:(1).好名字;好名称。《楚辞·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缀以万年,綷以紫榛,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伏以山陵贞兆,良吉有期,虞祔之仪,式资配享。率由故实,敬奉嘉名。” 清 吴趼人 《俏皮话·虫类嘉名》:“蒙大王锡以嘉名,不胜荣幸。”(2).好名声。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 唐 韩愈 《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不战而来之之...
结庐的意思:◎ 结庐 jiélú[build house] 建筑房舍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开写的意思:逐项写出。《元典章·户部五·官田》:“赴本处官司陈告,勘当别无违碍,开写是何名色官田,顷亩合,纳官租,明白附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支解者手臂腿脚,各量相离远近,开写讫,俱凑成尸收殮。”《清史稿·食货志一》:“令八旗编审各佐领下已成丁及未成丁已食餉之人,皆造入丁册,分别正身开户,户下於各名下开写三代履歷。”...
孔壬的意思:亦作“ 孔任 ”。大奸佞。《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 驩兜 ,何迁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孔 传:“ 禹 言 有苗 驩兜 之徒甚佞如此。” 孔颖达 疏:“巧言令色为甚佞之人。”《后汉书·郅恽传》:“昔 虞舜 辅 尧 ,四罪咸服,谗言弗庸,孔任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 李贤 注:“孔,甚也;任,佞也。” 唐 元稹 《桐花》诗:“姦声不入耳,巧言寧孔壬。”...
苦节的意思:《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 孔颖达 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於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復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意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汉书·苏武传》:“以 武 苦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宋 陆游 《涟漪亭赏梅》诗:“苦节雪中逢 汉 使,高标泽畔见 湘纍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殆不可复》:“想 於陵仲子 真清洁,处尘世甘心苦节。”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就如 中国 历来的大多数媳妇儿在苦节的婆婆脚下似的,都决定了暗淡的运命...
里巷的意思:◎ 里巷 lǐxiàng[streets and lanes] 街巷;胡同这本小说的故事全是这个里巷的平凡小事...
两意的意思:(1).不专心;二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絶。”(2).两种不同的含义。《宋史·选举志一》:“场屋之文,专尚偶丽,题虽无两意,必欲釐而为二,以就对偶。”...
列屋的意思:犹言放置在屋中。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闲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沉俶 《谐史·刘氏》:“吾家积钱列屋,坐视乡党之困,与官吏之负罪,而晏然不顾,於心安乎?”...
流失的意思:[释义](动)指有用的物质如油脂、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 [构成]动补式:流〈失 [例句]水土流失。(作谓语)...
梦游的意思:◎ 梦游 mèngyóu[sleepwalk] 睡眠中无意识地走动...
鸣玉的意思:(1).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国语·楚语下》:“ 王孙圉 聘於 晋 , 定公 饗之。 赵简子 鸣玉以相。” 韦昭 注:“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天子垂珠以听,诸侯鸣玉以朝。” 宋 黄庭坚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三:“紫府侍臣鸣玉,霜臺御史生风。”(2).佩玉。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古者圣居有法则,动有文章,位执戒辅,鸣玉以行。鸣玉者,佩玉也。”《文选·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施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 李善 注:“《礼...
难任的意思:犹难当。《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背天,不祥。”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余冠英 注:“难任,难当。”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讁谴甘自寧,滞留愧难任。”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满鬢清霜残雪,思难任。”...
彭泽的意思:(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栖心的意思:亦作“栖心”。犹寄心。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晋书·陆云传》:“伏见将军舍人同郡 张赡 ,茂德清粹,思器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 唐 白居易 《病中诗序》:“余早栖心释梵,浪跡 老 庄 ,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云笈七籤》卷一○一:“散形灵霞之烟,栖心霄霞之境。”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归装纔解,又向天涯,郎君消洒。非关薄倖,栖心物外,兵戈连四海,还愁路阻 江 淮 。”...
迁流的意思:◎ 迁流 qiānliú[elapse] 流动;移动不定...
千金的意思:[释义](1) (名)很多的钱。 (2) (名)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构成]偏正式:千(金 [例句]生了个千金。(作宾语)...
青红的意思:青色和红色。常用以指代颜料、胭脂粉黛、彩霞、灯彩等。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宋史·奸臣传二·蔡攸》:“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诗:“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久慙衰病承貂珥,乍眩青红列只孙。”...
秋月的意思:(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区区的意思:◎ 区区 qūqū(1) [trivial;trifling;small]∶小;少。形容微不足道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区区之数区区五毛钱区区小事,何足挂齿(2) [heart]∶犹方寸。形容人的心区区之心(3) [I]∶旧时谦辞,我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4) (语气不庄重)此人非他,就是区区(5) [sincere;cordial]∶诚挚感...
森森的意思:◎ 森森 sēnsēn(1) [dense]∶形容繁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2) [ghastly and silent]∶形容阴沉可怕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3) [cold]∶形容寒冷冷森森...
山林的意思:◎ 山林 shānlín[mountain and forest]有山和树木的地方山林地区...
事大的意思:指小国侍奉大国。《周礼·夏官·司马》:“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玄 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若以 元昊 於北朝失事大之体,则自宜问罪。”...
世路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霜枝的意思:带霜的枝条。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一:“罗城振云幕,锋树鬱霜枝。”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八:“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宋 苏轼 《食甘》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俗情的意思:(1).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 文帝 以位尊减才, 思王 以势窘益价。” 唐 杜甫 《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归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虽小説家亦然,要足资考据,备劝惩,砭俗情,助谈剧,故虽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废也。”(2).尘世的情思,与脱悟的情思相对。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邢舜举》:“君虽酷好,奈俗情未断何。”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所钦的意思:谓所钦佩的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 晋 嵇康 《赠弟秀才》四言诗云:‘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则以所钦为弟。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云:‘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钦。’则以所钦为兄。又《赠冯文羆诗》云:‘慷慨谁为感,愿言怀所钦。’则以所钦为友。”...
潭水的意思:◎ 潭水 tánshuǐ[pool;pond] 即水潭下有二潭水。——宋· 沈括《梦溪笔谈》...
外物的意思:(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
忘神的意思:(1).犹忘情。不能控制感情。《红楼梦》第一○九回:“ 寳玉 已经忘神,便把 五儿 的手一拉。”(2).犹出神。精神高度集中而发呆的样子。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自己的唇边浮着会心的微笑,忘神地看见烟斗上的烟子在空中打着圈儿。”(3).绝思忘虑。朦胧恍惚的精神状态。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死后我想是最恬静也没有的,那儿,就是宗教家所幻想的天堂,文学家所幻想的乐园,比抽大烟上了瘾的人所感受的那种忘神状态恐怕还要愉快。”...
危机的意思:[释义](1) (名)指危险的祸根。 (2) (名)严重困难的关头。 [构成]偏正式:危(机 [例句]这里危机四伏。(作主语)应避免危机。(作宾语)[反义]平安、平稳、安全...
我曹的意思:我们。《东观汉记·张堪传》:“ 堪 守 蜀郡 , 公孙 述 遣击之。 堪 有同心之士三千人,相谓曰:‘ 张君 养我曹,为今日也。’” 汉 蔡琰 《悲愤诗》:“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 长安 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看议何观》:“上虽怒 观 ,犹令我曹看议,盖甚盛德也。”...
下泽的意思:即下泽车。 唐 王绩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 宋 陆游 《览镜有感》诗:“緋衫荫子逾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清 赵翼 《入都依外舅刘午岩先生馆舍》诗:“五亩何时乘下泽,一壶还仗引中流。”...
想像的意思:◎ 想像 xiǎngxiàng[imagine;fancy;visualize] 设想把原子专家们想像成长胡子的老头...
相与的意思:◎ 相与 xiāngyǔ[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萧散的意思: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
小儿的意思:◎ 小儿 xiǎo’ér(1) [children]∶小孩子;小儿子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2) 又两小儿笑曰。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3) [my son]∶谦称自己的儿子...
讴吟的意思:◎ 讴吟 ōuyín[sing,chant] 歌咏;有节奏地诵读读到精采之处,他不觉高声讴吟起来...
遥岑的意思:远处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明 刘基 《题画山水》诗:“澹澹轻烟羃半林,涓涓飞瀑泻遥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诗之一:“遥岑断烟去,近岸风榛寂。”...
因循的意思:◎ 因循 yīnxún(1) [follow;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沿袭按老办法做事因循守旧(2) [procrastinate]∶迟延拖拉因循坐误(3) [indiscreet]∶轻率;随便苟或因循,何由体悟。——《五灯会元》...
游处的意思:(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
幽深的意思:◎ 幽深 yōushēn[be deep and serene] [山水、树林、宫室、景物等]幽静而深远花木幽深...
有奇的意思:◎ 有奇 yǒujī[bits and pieces;odds and ends] 还有零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玉琴的意思: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 常建 《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云栖的意思:见“ 云栖 ”。亦作“ 云栖 ”。1.指隐居。《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 ,云栖穷林今五纪。” 宋 陆游 《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2).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 明 僧 袾宏 ,号 云栖大师 ,曾结庵于此。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 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泽车的意思:即下泽车。一种便于沼泽地行驶的短毂轻便车。 明 张佳胤 《乌蛮滩》诗:“铜柱功名倘难就,泽车款段任吾之。”参见“ 下2泽车 ”。...
杖屦的意思:(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知音的意思:◎ 知音 zhīyīn(1)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志士的意思:◎ 志士 zhìshì[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爱国志士...
自喜的意思: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乐;自我欣赏。《庄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汉书·佞幸传·董贤》:“为人美丽自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吾以之自熹,吾以之自慰。”(2).自己爱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 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汉书·贾谊传》:“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 颜师古 注:“憙,好也,好为志气也。”《后汉书·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凭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金史·王晦传》:“ 王晦 字 子明...
下泽车的意思:(1).一种适宜在沼泽地上行驶的短毂轻便车。《后汉书·马援传》:“吾从弟 少游 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李贤 注:“《周礼》曰:‘车人为车,行泽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长轂;短轂则利,长轂则安’也。”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通赠二君子》诗:“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下泽车,款段马,到处閒嬉。” 清 周亮工 《海上昼梦亡姬成诗八章》之二:“濒行犹道波涛恶,何似閒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