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苦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苦节

拼音kǔ jié

注音ㄎㄨˇ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 孔颖达 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於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復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意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汉书·苏武传》:“以 武 苦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宋 陆游 《涟漪亭赏梅》诗:“苦节雪中逢 汉 使,高标泽畔见 湘纍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殆不可复》:“想 於陵仲子 真清洁,处尘世甘心苦节。”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就如 中国 历来的大多数媳妇儿在苦节的婆婆脚下似的,都决定了暗淡的运命。”

基本含义

  • 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详细解释

  • 苦节是由“苦”和“节”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在困难或艰苦的环境中保持节约和自我克制的品质。这个成语强调在困境中不放纵自己,而是坚持克制,节约资源,以求度过难关。

使用场景

  • 苦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坚持节约和自我克制的品质。它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困境中保持节制和克制欲望。

故事起源

  • 苦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密传》中,其中李密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诚的官员。他在担任官职期间,一直坚持节俭生活,不贪图享受。他的节俭和自我克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了“苦节”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苦节”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苦节的品质。2.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保持苦节是一种美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困境中吃苦,但仍然保持节约和自我克制的品质。

延伸学习

  • 苦节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它强调在困境中保持节约和克制欲望的品质。学习苦节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坚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习苦节,不浪费食物。2. 初中生:在备考期间,我要保持苦节,不玩手机。3. 高中生:为了省下学费,我要坚持苦节,不乱花钱。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要保持苦节,不放弃努力。

拆字解意

苦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