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施雅山所藏宋端孝公主所赋桂花诗便面手卷后就用其韵三首(其二)赏析

题施雅山所藏宋端孝公主所赋桂花诗便面手卷后就用其韵三首(其二)

明 · 虞堪
谁复风流斗凤团,天人丰骨想毫端。
楚吟翻泣铜仙泪,共洒秋风玉井寒。

鉴赏

这首明代虞堪的诗《题施雅山所藏宋端孝公主所赋桂花诗便面手卷后就用其韵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雅致而感伤的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施雅山收藏的珍贵文物,那可能是宋端孝公主所赋桂花诗的手卷,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让人心生敬仰。"谁复风流斗凤团"一句,暗示了这份文物曾见证过昔日的风流人物,如同凤凰般华美。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画卷中的内容,想象公主的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深沉如楚辞,仿佛能听见她因离别或哀愁而落下的泪水,这些泪水化作秋风中的铜仙之泪,与玉井的寒意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凄凉与哀婉。

整体来看,虞堪此诗通过对文物及其背后故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艺术美的欣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历史的沧桑感。

词语解释

凤团的意思:(1). 宋 代贡茶名。用上等茶末制成团状,印有凤纹。 宋 张舜民 《画墁录》:“ 丁晋公 为 福建 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2).泛指好茶。 宋 周邦彦 《浣溪沙·春景》词:“閒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余见 万花主人 於 程江 月儿舟中题喫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 左 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

风玉的意思:唐 代 岐王 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又名“风玉”。 唐 杜牧 《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风流的意思:◎ 风流 fēngliú(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3) [dissolute;loose]∶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 [romantic]∶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5) [custom and culture]∶风俗...

丰骨的意思:风骨,指诗文刚健有力的风格。 清 沉季友 《檇李诗系》:“﹝ 许相卿 ﹞诗多清冷有丰骨。”(1).大骨。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三:“寳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籩簋。”(2).代称丰满的躯体。 宋 李昌龄 《乐善录·洪州刘生》:“ 洪州 刘生 ,为郡参谋,年方弱冠,丰骨秀美。” 明 赵南星 《明颍川许公墓志铭》:“ 许公 生而頎干丰骨,齠龄翘秀。”...

毫端的意思:(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天人的意思:◎ 天人 tiānrén(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天人之际天人合一(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铜仙的意思:“ 金铜仙人 ”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臺 在 建章宫 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春门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吴翌凤 注:“ 任昉 《述异记》:‘ 魏明帝 詔宫官西取 汉武帝 捧露盘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盘,临行泣下。’”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一出:“不料铜仙欲泣,石马长哀。”参见“ 金铜仙人 ”。...

玉井的意思:(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