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斋
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
扑纸春虫乱,爬沙夜蟹行。
袁安政无寐,敧枕漏三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听雪的独特情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落的声音与光影交织的静谧之美。首句“万籁入沈冥”便营造出一片寂静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接着,“坐深窗户明”一句,通过对比窗户内外的明亮与黑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感。
“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是全诗的核心描绘,生动地再现了雪花轻柔地落在稀疏竹叶上的声音,如同细碎的琼玉落地,清脆悦耳,富有诗意。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画面,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扑纸春虫乱,爬沙夜蟹行”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室内,通过描述春虫在纸上跳跃和夜蟹在沙地上爬行的情景,巧妙地将室外的雪景与室内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这些细节的描写,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加了生活的气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袁安政无寐,敧枕漏三更”引用了汉代名士袁安的故事,意在表达诗人即使在深夜也无法入眠,被窗外的雪景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欣赏。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通过历史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使整首诗显得更为深沉而富有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听雪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冬夜听雪的美妙瞬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词语解释
窗户的意思:◎ 窗户 chuānghù(1) [window and door]∶窗和门(2) [window;casement]∶( chuānghu)(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爬沙的意思:(1).在沙土地上爬行。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爬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爬,一作“杷”、“把”。 元 张宪 《听雪斋》诗:“扑纸春虫乱,爬沙夜蟹行。” 清 查慎行 《鲎鱼》诗:“爬沙苦无力,安用十二足?”(2).指缓慢爬行。 宋 岳珂 《桯史·鳖渡桥》:“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水百沸,横篠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得一渡。”...
三更的意思:◎ 三更 sāngēng[the third watch——midnight]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沈冥的意思:亦作“沉冥”。1.谓幽居匿迹。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蜀庄 沉冥, 蜀庄 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李轨 注:“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宋书·袁粲传》:“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 扬子 寂寞, 严叟 沉冥,不是过也。” 清 钱谦益 《奉诏削籍南归》诗:“尘世荣枯通与苓, 蜀庄 只合老沉冥。”(2).指隐居的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阮光禄 在 东山 ,萧然无事,常内足於怀。有人以问 王右军 , 右军 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何...
时作的意思:犹时兴。《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而今时作,这些盐商头上戴的是方巾,中间定是一个水晶结子。”参见“ 时兴 ”。...
碎琼的意思:玉屑。 元 张宪 《听雪斋》诗:“万籟入沉冥,坐深窗户明;微於疎竹上,时作碎琼声。”...
万籁的意思:[释义](名)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 [构成]偏正式:万(籁 [例句]万籁俱寂。(作主语)...
无寐的意思:不睡;不能入睡。《诗·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唐 吴融 《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宋 赵抃 《客舟夜雨》诗:“朝发 温江 上处溪,小舟无寐枕频欹。”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想像山岳姿,残灯欲无寐。”...
蟹行的意思:(1).蟹爬行;如蟹横行。《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张超 《诮青衣赋》:“蟹行索妃,旁行求偶。” 宋 孔平仲 《常父寄半夏》诗:“小女作蟹行,乳媪代与攘。” 明 高启 《秋日江馆咏怀》:“烟生远坞闻鸡唱,潮落平沙见蟹行。”(2).谓手指轮流弹琴。 前蜀 贯休 《听僧弹琴》诗:“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弹琴轮指曰蟹行,侧转指曰鸞鸣,若全用甲则声乾而多悲思。全用肉则声重浊而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