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四)
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
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
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名为《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以及对人生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老觉粗疏过往时,赤心今始为君披”点明了诗人对过去的自我反思,意识到自己过去行事可能过于粗疏,而如今愿意以真诚之心对待朋友。这反映了诗人性格上的转变与成长,以及对友情的重视。
颔联“交情大抵无新旧,人事从来有合离”揭示了人世间人际关系的普遍规律:友谊不分新旧,皆需珍惜;人生聚散无常,难免离别。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合悲欢的接纳态度。
颈联“见说片辞能折狱,未尝一话不言诗”赞扬了朋友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日常对话,更是在诗歌中找到了共鸣与智慧。这不仅展现了诗友间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诗歌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特价值。
尾联“河东自古文明地,可惜儒冠感遇迟”表达了对河东地区悠久文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投身于文化事业的遗憾。这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有对个人追求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文化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词语解释
不言的意思:(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赤心的意思:◎ 赤心 chìxīn(1) [sincere loyalty]∶赤诚的心;丹心一片赤心(2) [red core]∶指物品、植物、果实内部为红色...
从来的意思:◎ 从来 cónglái[always;all along]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从来如此...
粗疏的意思:[释义](形)不细心,马虎。 [构成]并列式:粗+疏 [例句]做事不能粗疏。(作谓语)[反义]细腻、细致、周密[同音]粗梳...
大抵的意思:◎ 大抵 dàdǐ[mostly;in the main;on the whole] 大概;大致...
感遇的意思:指感受遇到的事物或情况,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
感遇的意思:指感受遇到的事物或情况,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
古文的意思:◎ 古文 gǔwén(1) [classical literature](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
过往的意思:[释义](1) (动)来去。今天赶集;路上过往的人很多。(作定语) (2) (动)来往;交往。他们俩过往很密切。(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过+往...
河东的意思:◎ 河东 Hédōng[Hedong] 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合离的意思:(1).聚合与分离。《管子·侈靡》:“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 尹知章 注:“若天地之有满虚合离,乃理之不可已者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然则 张良 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 宋 王安中 《一落索》词:“玉帐同时英俊,合离无定。路逢新雁北飞来,寄一字、 燕山 问。”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诗:“风雨为合离,阴晴判藏泄。”(2).即合离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四》:“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
见说的意思:(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交情的意思:[释义](名)人与人交往而发生的感情。 [构成]偏正式:交(情 [例句]他们俩的交情很深。(作主语)[同义]友情、友谊...
可惜的意思:[释义](1) (形)值得惋惜的。 (2) (副)对发生的情况表示惋惜。 [构成]动宾式:可|惜 [例句]半途而废;实在可惜。(作谓语)我有盆牡丹花;可惜冻死了。(作状语)...
片辞的意思:亦作“ 片词 ”。简短的言词。《后汉书·独行传序》:“片辞特趣,不足区别。”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小子虽吃悸,不能面发,愿激扬於片词耳。”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深纯温厚,与 孟子 、 韩吏部 之书为相唱和,无半言片辞踳駮於其间。”...
人事的意思:[释义](1) (名)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 (名)关于工作人员;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 (名)事理人情。孩子太小;还不懂人事。(作宾语) (4) (名)人力能做到的事。 (5) (名)人的意识的对象。不省人事。(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人(事 [同音]人士、人世、人氏...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往时的意思:◎ 往时 wǎngshí[in the past] 过去的时候;往日他还像往时一样健谈...
未尝的意思:[释义](1) (副)未曾;不是;没有。 (2) (副)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更委婉。 [构成]偏正式:未〔尝 [例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作状语)[同音]胃肠...
文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文化。提高物质文明。(作宾语) (2) (形)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 (3) (形)旧时指有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外〉日语。 [反义]粗野、野蛮[同音]闻名...
折狱的意思:判决诉讼案件。《易·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孔颖达 疏:“断决狱讼。” 唐 许浑 《新兴道中》诗:“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可信片言能折狱,莫将王法等閒看。”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明知听讼折狱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宽贷於人。”...
自古的意思:(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