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浣溪沙(移寓罗苑水榭,湖光接枕,画舸叩窗,兼有晨夕素心之乐,长言不足,写以短咏)赏析

浣溪沙(移寓罗苑水榭,湖光接枕,画舸叩窗,兼有晨夕素心之乐,长言不足,写以短咏)

近现代 · 夏承焘
湖上游人羡画阑。
午风似酒坐忘还。
帘波诗思有无间。
知画修蛾谁最好,但愁幽兴各无闲。
家家分绿看吴山。

词语解释

画阑的意思:见“ 画栏 ”。...

家家的意思:◎ 家家 jiājiā[every family] 每户...

酒坐的意思:犹酒席。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亟舍去之,此将鬭之兆也。”《晋书·隐逸传·陶潜》:“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唐 杨巨源 《寄申州卢拱使君》诗:“酒坐微酣诸客倒,毬场慢拨几人随。”...

帘波的意思:帘影摇曳如水波。 唐 李商隐 《烧香曲》:“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衝斜门。”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花月痕》第十四回:“那正面及两廊的灯,也挂得整整齐齐,帘波一漾,花气微闻。”...

上游的意思:◎ 上游 shàngyóu(1) [upper reaches (of a river)]∶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一段黄河上游(2) [advanced position]∶比喻先进的地位力争上游(3) [superordinate]∶上级只恐上游知道...

诗思的意思: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吴山的意思:(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无闲的意思:见“ 无间 ”。...

无间的意思:◎ 无间 wújiàn(1)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do not keep anything from each other]∶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2) [continuously;without interruption]∶不间断气象观测,日夜无间(3) [unable to distinguish]∶不分别无间是非...

修蛾的意思:修长的眉毛。 宋 柳永 《尉迟杯》词:“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宋 晏殊 《踏莎行》词:“弱袂縈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余每于城阴放棹时,邂逅水亭,修蛾曼睩,貌乃秀韵非常。”参见“ 蛾眉 ”。...

游人的意思:◎ 游人 yóurén[visitor to park,etc.;tourist;sight-seer] 见“游客”...

幽兴的意思:(1).微奥的旨趣。(2).幽雅的兴味。 唐 裴迪 《木兰柴》诗:“缘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宋 叶适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诗:“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清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年年花事好,幽兴独徘徊。”...

有无的意思: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

最好的意思:◎ 最好 zuìhǎo(1) [best;the first rate](2) 胜过所有的人和物(3) [optimum]最佳,好到极点煮咖啡的最好方法...

坐忘的意思: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