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适中初业儒稍能文词气勇而不暴甚得乡士人心连蹇不得志以医游四方元祐七年来京师予与乔给事公权丰侍郎相之荐于朝入翰林为医官孙待制传师帅渭辟以从予哀生之志未得而喜其得贤主人以归也作是诗以送之
宋 · 彭汝砺
短衣瘦马去从军,辛苦知君祇为贫。
丝绶戏拈五两去,桂华志取一枝春。
持书关内大丞相,寄语渭滨贤主人。
种种别时双鬓发,萧条今日总如银。
丝绶戏拈五两去,桂华志取一枝春。
持书关内大丞相,寄语渭滨贤主人。
种种别时双鬓发,萧条今日总如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刘生的青年,他身着短衣,骑着瘦马,远赴军旅,其原因在于深知自己因贫穷而不得不如此选择。诗中通过“祇为贫”三字,展现了刘生的处境和决心。接着,诗人以“丝绶”和“桂华”为喻,分别象征了刘生所追求的官职和荣誉,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渴望。
“持书关内大丞相,寄语渭滨贤主人”,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刘生在军旅生涯中的际遇,他得到了关内的大丞相的支持,并且得到了渭滨贤主人的赏识和推荐。这不仅反映了刘生个人的努力和才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最后,“种种别时双鬓发,萧条今日总如银”,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刘生离别时的青葱岁月与今日的苍老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刘生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生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追求理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期待与接纳。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