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周知事双竹图赏析

题周知事双竹图

元末明初 · 陈谟
一径清风两玉人,画图疑在渭川滨。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一径清风两玉人”,以“清风”起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点出“两玉人”,既指画中人物,也暗喻高洁之士,形象地表达了画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画图疑在渭川滨”一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观者引入一个似真似幻的境界,仿佛置身于渭水之畔,感受着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这里不仅赞美了画作的逼真,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则是对画面细节的生动描绘。石根处生长着细长的草木,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依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濂溪之水滋养万物,赋予了生命不息的力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颂扬,寓意着即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希望,如同春天永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竹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长是的意思:时常;老是。 宋 欧阳修 《望江南》词:“纔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 宋 姜夔 《清波引》词:“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

寒翠的意思:指常绿树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朝 梁 范云 《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 唐 张仲素 《宫中乐》诗之五:“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宋 林逋 《山村冬暮》诗:“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画图的意思:[释义](动)画各种图形(多指图样或地图)。 [构成]动宾式:画|图 [例句]他画图时很认真。(作状语)②(名)图画(多用于比喻)。这些诗篇就是城市生活的画图。(作宾语)并列式:画+图。...

濂溪的意思: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石根的意思:岩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 杜甫 《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诗:“石根青枫林,猿鸟聚儔侣。” 宋 王安石 《竹里》诗:“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江东岸石根,上覆中空,已为幻矣。”...

庭长的意思:◎ 庭长 tíngzhǎng[the president of a law court;president judge] 法庭的首席法官...

渭川的意思:(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 陈 夏 千亩漆;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 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 渭川 致乎斯景, 黄岗 寓乎此身。”(2).乐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四:“ 彭年 善舞, 鹤年 、 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细长的意思:◎ 细长 xìcháng(1) [be long and thin;slim]∶与长度或高度比起来直径很小的(2) [lank]∶瘦的,长得不胖的;不丰满的因为节食变得瘦削细长的身躯(3) [stringy]∶像线的;细而长的细长的头发...

一径的意思:亦作“ 一逕 ”。1.一条小路。《晋书·贾充传》:“ 充 帐下都督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溪南重迴首,一径出修篁。”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八:“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纔宽便数家。”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复冈迴一径清。”(2).径直。《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明日捉个空,便一逕到 临安府 前叫起屈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衝军阵,鞭骏...

玉人的意思:(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 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寳。”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序·吕紫微》:“余以 宣城 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极天下之巧妙。”(2).玉雕的人像。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河南 献玉人,高三尺。”《北史·隐逸传·崔赜》:“ 蓝田 令 王曇 於 蓝田山 得一玉人,长三四寸,著大领衣,冠幘。”(3).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