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临清州二首(其二)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秋潦残堤水势宽,城闉隐起暮烟寒。
一行远雁连霜树,数点昏鸦立电竿。
行旅方知关吏贵,灾区还念赈需难。
嗷嗷中泽严冬迫,谁向监门画里看。
一行远雁连霜树,数点昏鸦立电竿。
行旅方知关吏贵,灾区还念赈需难。
嗷嗷中泽严冬迫,谁向监门画里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临清州秋日傍晚的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哀愁的氛围。首联“秋潦残堤水势宽,城闉隐起暮烟寒”以“秋潦”、“残堤”、“水势宽”、“暮烟寒”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水长天、寒烟四起的画面,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颔联“一行远雁连霜树,数点昏鸦立电竿”则通过“远雁”、“霜树”、“昏鸦”、“电竿”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意境,雁群在霜树间飞过,昏鸦栖息于电杆之上,画面静谧而充满孤独感。
颈联“行旅方知关吏贵,灾区还念赈需难”转而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行旅之人对关卡官员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灾区人民对救济物资需求的深切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尾联“嗷嗷中泽严冬迫,谁向监门画里看”则以“嗷嗷中泽”比喻民生艰难,严冬将至预示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而“谁向监门画里看”则表达了对社会管理者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疑问,暗含了对当局者应负起责任、关注民生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