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七十六)
不比使君桑下问,自媒年少觅黄金。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七十六)》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上都至榆林的路上,诗人途经一片湖泊,鸳鸯成对游弋于其中,显得野趣盎然。与寻常使君在桑树下询价不同,这里的年轻人似乎更愿意自我推销,寻找的是黄金般的机遇,暗示着他们可能是在寻求仕途或财富上的成功。整体上,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性地揭示了人们对于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词语解释
半道的意思:半路,中途。《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 北周 庾信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注辇国鹦鹉》:“此国在海西,距 中州 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 西王母 ,三年,乃达 番禺 也。” 华山 《大戈壁之夜》:“可是大戈壁没人烟,还难得找到泉水,半道上出了毛病,很危险。”...
不比的意思:◎ 不比 bùbǐ[unlike] 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道次的意思:(1).途中。《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今晏驾道次, 济阴王 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见士大夫病亡道次, 翊 以马易棺殮之。”(2).路旁;沿途。《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习 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
黄金的意思:◎ 黄金 huángjīn(1) [gold](2) 铜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太傅赍黄金。(3) 金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4) 金黄色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5) 见“金”...
年少的意思:◎ 年少 niánshào(1) [young of age]∶年纪轻青春年少(2) [teenager]∶指年轻男子翩翩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上都的意思:(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
是处的意思:(1).到处;处处。《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陈毅 《六国之行》诗:“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2).犹言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三回:“将臺上忽的一声锣响, 杨志 和 索超 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
使君的意思:◎ 使君 shǐjūn[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下问的意思:指向下级或下属询问情况。...
榆林的意思:(1).榆树林。 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宋 道潜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 淛 ,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鸳鸯的意思:◎ 鸳鸯 yuānyang(1) [mandarin duck]∶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an affectionate couple]∶比喻恩爱夫妻...
自媒的意思:女子自择配偶;自荐。《管子·形势》:“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者,自媒能治之。”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不脂韦而求达,不诡计而自媒。”《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詔:‘内外文武官各举所知二人,见任两府三人,或耻于自媒久淹下位,或偶因微累,遂废周行者,咸以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