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东生之滇南
江声撼独往,客路趣残冬。
天尽山忽起,瘴开云复重。
馆人蛮语接,计口给新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葛一龙创作的《送范东生之滇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范东生远行滇南的深深挂念和对旅途艰辛的关切。首句“相念亦已苦”,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范东生的思念之情,苦字透露出情感的深沉。接着,“却于离处逢”描绘了两人分别的场景,暗示了离别之痛。
“江声撼独往,客路趣残冬”通过江水声和冬季景色,渲染了范东生孤身前往边陲的艰难与凄凉,"撼"字形象地传达了江涛声的壮阔,"趣残冬"则点明了时间的紧迫和旅途的严寒。
“天尽山忽起,瘴开云复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描绘了滇南地区特有的地理风貌,山势陡峭,云雾缭绕,暗含了路途的险阻和未知。
最后两句“馆人蛮语接,计口给新舂”,写馆舍主人以当地语言接待,以及根据人数准备新米,体现了对友人的周到关怀,也反映出边地生活的简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送别的深情,又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边地生活的独特理解。
词语解释
残冬的意思:冬季将尽之时。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 南京 去了。” 杨朔 《印度情思》:“残冬将尽,天气正好,不妨且到 印度 西南方 奥兰格巴 古城做一次短短的旅行。”...
独往的意思:(1).犹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 李善 注:“ 淮南王 《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 司马彪 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 唐 杜甫 《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 庞公 竟独往, 尚子 终罕遇。”参见“ 独往独来 ”。(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
复重的意思:重复。《汉书·郊祀志下》:“其餘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復重,请皆罢。”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 孔子 删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后汉书·应劭传》:“蠲去復重,为之节文。”犹重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使臣定故 蜀 丞相 诸葛亮 故事……輒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 洪文敏 著《夷坚志》,积三十二编,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昔人所无也。”《清史稿·时宪志一》:“按新法推算月食时刻分秒,復定每年进呈书目,删其复重,以免...
馆人的意思:古代掌管馆舍的人。《左传·昭公元年》:“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 丰氏 之祧?” 杜预 注:“馆人,守舍人也。”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安得捨己所事以勤馆人?” 清 黄景仁 《雪夜至亳州》诗:“殷勤愧馆人,几訶怯关吏。”...
客路的意思:(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口给的意思:口才敏捷,能言善辩。《论语·公冶长》:“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旧唐书·突厥传上》:“ 彦博 既口给,引类百端, 太宗 遂用其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生》:“ 文登 霍生 与 严生 少相狎,长相謔也。口给交御,惟恐不工。”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则纵横近於雄辩,虽言或偭规,而口给可用。”...
蛮语的意思: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 唐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诗:“ 楚 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明 王世贞 《曲藻》:“不可作者:俗语、蛮语、謔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誚语。” 林景行 《日夕睡起绕篱怆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