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还至岔道(其一)赏析

还至岔道(其一)

明 · 杨士奇
去家不似来家速,半月行边五日还。
一夜营中喜无寐,銮舆明旦入关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外出返回家乡的过程与心情,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归乡的喜悦。

首句“去家不似来家速”,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离家时的匆忙与归家时的缓慢。离家时,或许是急切地想要摆脱某种束缚或期待新的开始,因此脚步显得轻快而迅速;而归家则不同,它承载着对家的深深思念与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因此即便路途遥远,也显得格外漫长。这种情感的细腻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会。

次句“半月行边五日还”,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一过程。在诗人眼中,从出发到回归,虽然时间跨度为半月之久,但实际在边疆地区停留的时间却只有短短五天。这种时间上的错位感,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家的强烈向往与迫切需求。

第三句“一夜营中喜无寐”,将诗人的归心似箭之情推向高潮。在军营中度过的一夜,诗人难以入眠,满心欢喜与激动。这不仅是因为即将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更可能包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倦。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社会情绪。

最后一句“銮舆明旦入关山”,以宏大的场景收尾,预示着诗人即将踏入熟悉的家园。銮舆,古代帝王出行所乘的车驾,这里借指诗人自己,形象地展现了归家的庄严与隆重。同时,“明旦”与“入关山”的结合,既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也暗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从离家到归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家庭、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它不仅是一次个人旅程的记录,也是对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情感状态的反映,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