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
宋 · 李光
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
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
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
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
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
杖藜归兴晚,犹有浣纱人。
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
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
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
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
杖藜归兴晚,犹有浣纱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李光在三月三日与康守一同宴饮于严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郊游的雅致与乐趣。
首联“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开篇点明地点与人物形象,城西路的宴饮,山翁(这里指康守)头戴宽边帽,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颔联“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运用典故,习池与曲水分别指代饮酒与宴饮的场所,倒载与暗通津则描绘了宴饮后的轻松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颈联“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转而描写宴饮时的热闹场景,鼓乐声雄壮,旗帜在暮春的阳光下闪耀,渲染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尾联“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巧妙地将宴饮中的娱乐元素融入其中,虽是轻描淡写,却也流露出对生活情趣的欣赏与尊重。
后两联“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继续描绘春日郊游的景象,漫步花间小径,车行之处尘埃洗净,展现出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杖藜归兴晚,犹有浣纱人”则以傍晚归家时分,仍可见浣纱女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