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人出塞图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金人出塞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的深刻主题。开篇“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以自然景观起兴,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孤寂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故事的背景。接着,“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通过对比飞鸟的消失和突然出现的骑兵,暗示了战争的突然降临,以及其对环境的剧烈影响。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描绘了金人出塞时的装束,既体现了民族特色,也暗示了他们面对不同气候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则揭示了战场上的等级观念,以及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的残酷现实。
诗人回忆起自己北征的经历,描述了恶劣的天气条件和艰难的行军过程,通过“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形象地表现了行军的艰辛。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个人经历,也反映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怀念,以及文明传播的广泛影响。然而,“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转折点的出现,象征着战争的爆发,文明的交流被阻断,社会陷入动荡。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强调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被发的意思:谓发不束而披散。《左传·成公十年》:“ 晋侯 梦大厉,被髮及地,搏膺而踊。”《庄子·田子方》:“ 孔子 见 老耼 , 老耼 新沐,方将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宋书·武帝纪中》:“爰暨木居海处之酋,被髮彫题之长,莫不忘其陋险,九译来庭。”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一说为断发。详“ 被髮文身 ”。...
北征的意思:(1).犹北伐,向北征伐。《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既杀 申胥 ,不稔於岁,乃起师北征。”《隋书·豆庐毓传》:“﹝ 毓 ﹞从 赵仲卿 北征 突厥 ,以功授仪同三司。”《杨家将》第三二回:“今 杨 家人雄马壮,倘或部领北征,谁可抵敌?”(2).北行,北上。《楚辞·九歌·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 汉 张衡 《南都赋》:“秽 长沙 之无乐,歷 江 湘 而北征。” 唐 陈子昂 《送贾兵曹入都》诗:“ 东山 宿昔意,北征非吾心。”...
鞭弭的意思:(1).马鞭和弓。《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弭,弓末无缘者。” 唐 刘禹锡 《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幽 并 侠少趋鞭弭, 燕 赵 佳人奉管絃。” 明 张煌言 《答延平世子经书》:“昨知肇基东土,正拟躬执鞭弭,稍効驰驱。”(2).借指戎马生活。 清 顾炎武 《哭顾推官》诗:“崎嶇鞭弭间,周旋仅一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适从 武昌 回署,整顿兵马,愿从鞭弭。”...
不至的意思:(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苍茫的意思:[释义](形)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联绵式。~的夜空。(作定语)大地~一片。(作谓语)...
差池的意思:◎ 差池 chāchí(1) 〈方〉(2) [mistake]∶失误;疏忽若有半点差池,我手里不能轻轻的放过了你(3) [something unexpected]∶意外须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当玩的...
长空的意思:[释义](名)辽阔的天空。 [构成]偏正式:长(空 [例句]长空万里无云。(作主语)雄鹰在长空翱翔。(作状语)...
出幽的意思:犹言出谷。 孙中山 《祭革命死义诸烈士文》:“去秕与螙,不尽不休,嘘枯植弱,俾之出幽。”参见“ 出谷 ”。...
大雨的意思:(1).降雨量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2).现我国气象观测规定,一小时内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为大雨。...
当时的意思:[释义](名)就在那个时刻,立刻。 [构成]偏正式:当(时 [例句]当时我正上小学。(作状语)...
雕题的意思:(1).在额上刺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郑玄 注:“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湼之。” 孔颖达 疏:“彫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彫刻其额。”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与夫雕题卉服之士,南金象齿之珍,款紫闥而坌入,充彤庭而并陈。”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黎女》:“﹝ 黎 女﹞临嫁先一夕乃綉面……使之不得再嫁,古所谓雕题是也。” 蔡元培 《美术的进化》:“我们古人叫作‘文身’,或叫作‘雕题’。”(2).指古代南方雕额文身之部族。《楚...
飞鸟的意思:(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氛翳的意思:阴霾之气。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应运生夔龙, 开元 扫氛翳。” 宋 朱熹 《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诗:“嵐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 清 潘耒 《碧云寺》诗:“谁能手斧柯,千春扫氛翳。”...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皇风的意思:皇帝的教化。 汉 班固 《东都赋》:“覲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 晋 张协 《七命》:“盖有 晋 之融皇风也,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唐 王昌龄 《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明 邵璨 《香囊记·授诏》:“凯旋重献中兴颂,遐荒大播皇风。” 清 唐孙华 《观宴高丽使臣》诗:“皇风畅洽覃寰宇,缀舞阶前列干羽。”...
荒秽的意思:亦作“ 荒薉 ”。1.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五代 齐己 《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清 顾炎武 《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 胡适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2).犹荒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 元 辛文房 《唐...
见人的意思:(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矫首的意思:(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今昔的意思:[释义](名)现在和过去。 [构成]并列式:今+昔 [例句]今昔对比;中国变化是多么巨大。(作主语)...
林立的意思:[释义](形)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着,形容多。 [构成]偏正式:林〔立 [例句]楼房林立。(作谓语)[同音]辚砾...
驴骡的意思:由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身体较马骡小,耳朵较大,尾部的毛较少。也叫駃騠。驢驘:驴和骡。指驽劣的力畜。驘,同“ 骡 ”。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却騏驥以转运兮,腾驴驘以驰逐。”...
蒙茸的意思:◎ 蒙茸 méngróng[jumbled] 蓬松;杂乱的样子杂花蒙茸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牛马的意思:◎ 牛马 niúmǎ[oxen and horses-beasts of burden] 比喻做苦工的人...
平地的意思:◎ 平地 píngdì[flatland] 高度上无显著变化的陆地◎ 平地 píngdì[level the ground] 平整土地...
峭壁的意思:◎ 峭壁 qiàobì[precipice] 陡峭的山崖...
乔松的意思:(1).高大的松树。《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汉 马融 《广成颂》:“陵乔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标端;尾苍蜼,掎玄猨;木产尽,寓属单。”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特俾丝萝,得附乔松。”(2).古代传说中 王子乔 和 赤松子 的并称。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长为 应侯 ,世世称孤,而有 乔 松 之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居有 泰山 之固,身为 乔 松 之偶。”《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但...
穹林的意思:幽深的树林。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云壁潭潭,穹林攸擢。” 宋 朱熹 《寄题咸清精舍清暉堂》诗:“穹林擢遥景,回涧盪秋氛。”...
驱车的意思:◎ 驱车 qūchē[drive] 乘车或驾车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人物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在某些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2) (名)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构成]并列式:人+物 [例句]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有个性。(作主语)...
商贾的意思:[释义](名)〈书〉商人(总称)。 [构成]并列式:商+贾...
声教的意思: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理当从命。”...
倏忽的意思:◎ 倏忽 shūhū(1) [quickly]∶很快地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已三年(2)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忽然倏忽之间...
所见的意思:(1).看到的。《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目习於所见,则喜柔而恶刚。”(2).犹见解;意见。《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天时的意思:[释义](1) (名)气候条件。庄稼活一定要趁天时;早了晚了都不好。 (2) (名)指时机。 [构成]偏正式:天(时 [例句]干农活要把握好天时。(作宾语)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作主语)天时的好坏直接影响庄稼的生长。(作定语)...
迢递的意思: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
往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去和来。 (2) (动)互相访问;交际。 [构成]并列式:往+来 [例句]你们要时常往来。(作谓语)...
袭衣的意思:(1).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 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 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3).成套衣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
遐裔的意思:(1).后裔;远裔。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 江 汉 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2).远方;边远之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司徒 华歆 举 寧 应选,公车特徵,振翼遐裔,翻然来翔。” 晋 张华 《鹪鹩赋》:“鵾鷄窜於幽险,孔翠生乎遐裔。”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太微廓金镜,端拱清遐裔。” 王琦 注:“遐裔,远方也。”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穷山遐裔之人,莫不稽首抃慄,俯伏内省,惟恐弗足称詔旨,当厚恩。”...
邂逅的意思:◎ 邂逅 xièhòu[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sb.]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烟尘的意思:◎ 烟尘 yānchén(1) [smoke]∶烟灰(2) [smoke and dust]∶烟雾和尘埃(3) [soot;dust]∶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汉家烟尘在东北。——唐· 高适《燕歌行》九重城阙烟尘生。——唐· 白居易《长恨歌》(4) [densely populated area]∶旧时指人烟稠密的地方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幽蓟的意思:幽州 和 蓟州 的并称。 唐 杜甫 《夏日叹》诗:“浩荡想 幽 蓟 ,王师安在哉。”...
杂袭的意思:众多而重迭貌。《汉书·蒯通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 颜师古 注:“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纚……杂袭累辑,被山缘谷。”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相重被也。”《后汉书·五行志一》:“家有数侯,子弟列布州郡,宾客杂袭腾翥。”《文选·左思<吴都赋>》:“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繆。” 刘逵 注:“杂袭,重叠也。”...
毡毳的意思:亦作“氊毳”。1.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所穿毛织服装。《隋书·西域传·高昌》:“弃彼氊毳,还为冠带之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时方五月中,﹝蛮人﹞皆被氊毳,臭不可邇。”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至其衣氊毳,食湩酪,仰茶忌痘,则 藏 民所同。”(2).借指北方少数民族。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 三苏 。” 宋 范成大 《合江亭》诗:“毡毳昔乱 华 ,车马隔中州。”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多景楼》:“盖自 吴 晋 以来,立国於...
榛莽的意思:◎ 榛莽 zhēnmǎng[luxuriant vegetation] 丛杂的草木偷性命于榛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舟车的意思:◎ 舟车 zhōuchē(1) [vessel and vehicle]∶交通船只和车辆舟车之利(2) [journey]∶长途旅行或旅途舟车劳顿...
自从的意思:◎ 自从 zìcóng[since]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