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集清湖
临湾唤客饮,四座摇潺湲。
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
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
时方雨声断,草木凄馀潸。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
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
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
不碍一月流,冰丸走其间。
慇勤傍扶舆,宛若送我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清湖之畔的美丽风光和自己悠闲的情趣。开篇“石堤蟠素虬,捍此百尺湾”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宽广的水面场景,石堤蜿蜒曲折,宛如巨龙,环抱着一片碧波荡漾的百尺之湾。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临湾唤客饮”,邀朋引伴,共赴酒会,四座之上,笑语盈盈,杯盘交错,如同潺湲溪流一般自然而然。
接下来的“残歊红荡析,凛若超尘寰”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秋色中带着淡淡余晖的景象。诗人用“残歊”形容树叶未尽的金黄色彩,“红荡析”则是对这秋意浓郁的渲染,似乎连空气都被这份丰收的喜悦所沾染。而“凛若超尘寰”中,“凛”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之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那种想要跳出凡尘、超然物外的情怀。
然而,这份悠闲的时光也并非没有忧虑。诗人在“却愁凉吹多,夺我酣醉颜”中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秋风可能破坏这份宁静所带来的担忧。凉风一来,不仅会吹散了水面的涟漪,也可能让诗人的心情不再如初的清澈。
紧接着,“时方雨声断,草木凄馀潸”则转换了景象,描绘了一场秋雨过后的静谧。雨后之地,万籁俱寂,只有草木间零星的滴水声显得格外凄清。
“润气腾晚水,浮岚扑秋山”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这是一幅秋末初冬的景象,晚风中带着湿润之气,似乎连山川也被这份湿润所渲染。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
“领略得妙趣,心游胜跻攀”则是对此次游历的总结和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这次游湖,不仅领略到了自然界中那些微妙而深远的趣味,而且也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自由翱翔于更高远的地方。
然而,诗人的心中仍存有一丝忧虑:“那知百年忧,共乐此日闲。”这不仅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珍惜,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命运所带来的忧虑。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诗人更愿意沉浸于当下,把握住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篝灯夜分归,危塍转弯环”两句,则是对日落后的景象的描绘。夜幕降临之际,诗人点燃了灯火,在这宁静的夜晚中缓缓行走于弯曲的小路上。
最后,“芊芊稻苗风,绿乱不可删”则是对秋收之后田野景象的描写。稻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呈现出一种生命力的旺盛,而“绿乱不可删”则是对这份生机勃勃场景的赞美,它如同无法删减的诗行一般,让人不忍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不可预测命运的忧虑。同时,这种对现世的享受和对未来的思考交织在一起,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