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朱推单令周尉赏西邻野人屋前梅花次单令韵
宋 · 胡寅
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丽。
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
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
幸蒙五字诗,妙敌一言蔽。
便恐清夜阑,行酒莫濡滞。
莓苔何必扫,月地作瑶砌。
细蕊护檀心,已带轻酸味。
为语青裙妪,斤斧烦叱卫。
会有移根人,趁得春风至。
颗颗调君羹,年年映尘世。
来游者谁子,此兴恐难继。
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
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
幸蒙五字诗,妙敌一言蔽。
便恐清夜阑,行酒莫濡滞。
莓苔何必扫,月地作瑶砌。
细蕊护檀心,已带轻酸味。
为语青裙妪,斤斧烦叱卫。
会有移根人,趁得春风至。
颗颗调君羹,年年映尘世。
来游者谁子,此兴恐难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野梅花盛开的清新画面。"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丽",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独立山野的清雅之美。"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通过对比和香气的描写,暗示了梅花的洁白与芬芳,仿佛在寒风中悄然绽放。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宾客们前来赏梅的热闹场景,"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展现了人们对于梅花的喜爱和聚会的欢乐气氛。诗人对主人的邀请诗作以"幸蒙五字诗,妙敌一言蔽"赞美,认为其诗句精炼而能概括梅花的全部魅力。
然而,诗人也担心这样的美景不能长久保持,"便恐清夜阑,行酒莫濡滞",表达了对夜晚结束、梅花凋零的忧虑。他建议不必清扫莓苔,让月光下的梅花自然地装饰大地,"莓苔何必扫,月地作瑶砌",展现出对自然和谐的欣赏。
诗人进一步强调要保护这株梅花,"细蕊护檀心,已带轻酸味",提醒众人不要粗暴对待。他希望有人能将梅花移植,让它在春天里继续繁花似锦,"会有移根人,趁得春风至"。最后,诗人感慨梅花虽美,但赏花之人难以持久,"颗颗调君羹,年年映尘世。来游者谁子,此兴恐难继",流露出对梅花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融合了景物描绘、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