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彦邀李益之朱乔年及某一饭适忌日无侑觞者遂迟明日成彦偶在式假以食素谢吾三人朱且行仆因以诗促之
惭愧北阮贤,为余欣设醴。
既邀折槛朱,仍约骑鲸李。
人乳已方丈,清歌迟皓齿。
那知事大谬,反误占食指。
得鹿傥是梦,翻羹得无鬼。
我生饮红裙,万事空一洗。
所失如猬毛,岂惟一饭耳。
端恐荀陈会,自此参辰矣。
凭公反高阳,勿专兰亭美。
主人或素餐,苏晋端可拟。
何妨具大烹,肉食从客鄙。
注释
点额:远行归来。兀坐:独自坐着。
惭愧:感到羞愧。
北阮贤:指贤良的朋友。
设醴:准备美酒。
折槛朱:直言进谏的人。
骑鲸李:才华出众的诗人。
皓齿:洁白的牙齿,代指美女。
占食指:判断形势。
翻羹:比喻事情出错。
红裙:代指美人。
参辰:星辰,表示时间流逝。
兰亭美:指美好的聚会。
苏晋:实诚的人。
大烹:丰盛的宴席。
肉食:指那些只图享受的人。
翻译
远行归来,独自坐着冷若清水。对北阮贤者的招待深感惭愧,他为我准备了美酒。
邀请了直言进谏的朱姓朋友,还约上了诗才横溢的李姓知己。
歌声清亮,等待皓齿轻启,犹如仙音。
却没想到事情大错特错,反而误判了形势。
即使得来的像是梦境,翻倒的饭菜中难道没有鬼魅?
我一生沉醉于红裙佳人,世间纷扰皆被洗净。
失去的如同刺猬的毛发,岂止是一顿饭那么简单。
恐怕荀陈这样的聚会不再有,从此只剩星辰相隔。
请公转告高阳,不要只记得兰亭的美好。
主人可能只是空谈,像苏晋那样的实诚人才是榜样。
不妨摆上丰盛的宴席,让食肉者自取其辱。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邓肃所作,名为《邀李益至朱乔年及某一饭适忌日无侑觞者遂迟明日成彦偶在式假以食素谢吾三人朱且行仆因以诗促之》。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饮酒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额万里归,兀坐冷如水。”开篇便以壮阔的笔触展现出一幅远行归来后的孤独与清冷的情景,点额可能指的是长途跋涉之后的疲惫不堪,而“兀坐”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在冰冷的水边,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接下来的“惭愧北阮贤, 为余欣设醴。”表达了对朋友智慧与贤良的赞美,以及为了庆祝友人的到来而准备美酒的喜悦之情。这里的“北阮贤”很可能是指代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既邀折槛朱,仍约骑鲸李。”则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们共度佳节的情景,其中“折槛朱”和“骑鲸李”都是形象化的语言,用以强调友情的深厚与难得。
“人乳已方丈,清歌迟皓齿。”这一句则是对宴会中美好时光的描绘,“人乳”可能指的是美酒,而“方丈”则形容其丰盛无比。“清歌迟皓齿”则表达了在宴席上悠扬歌声和笑语盈盈的情景。
然而,紧接着的“那知事大谬,反误占食指。”却出现了一丝讽刺与自嘲,显示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某种不满。
“得鹿傥是梦,翻羹得无鬼。”这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这里的“得鹿”可能象征着追求美好事物,而“傥是梦”则表明这些追求往往如同幻影一般难以捉摸。
接着,“我生饮红裙,万事空一洗。”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这里的“饮红裙”象征着美好而自由的生活态度。
“所失如猬毛,岂惟一饭耳。”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则弥足珍贵的瞬间的感悟。
最后,“端恐荀陈会,自此参辰矣。凭公反高阳,勿专兰亭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聚会的期待和对朋友们美好时光的祝愿。在这里,“荀陈会”可能是指代某种重要或难得的集会,而“自此参辰矣”则意味着从此以后,诗人将更加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每一刻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饮宴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