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诗五首(其四)
唐 · 白居易
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
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
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
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
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
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
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
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
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
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
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
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
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
注释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的样子。玄鸟:指燕子,因其羽毛呈黑色,故称玄鸟。
同巢燕:同一窝的燕子,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或亲人。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华丽的宫殿。
衔泥:燕子筑巢的行为。
杏梁:古代建筑中以杏木为梁,此处指高贵的住所。
茅栋:以茅草为屋顶的房屋,象征简陋。
秋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通常在秋季。
暂时:短暂的时间。
胡为:为何,为什么。
翻译
两只燕子轻盈飞,原本同巢共育亲。何时分散到如今,秋去夏来气候变。
一夜栖息草屋中,另一夜居皇宫殿。
偶然因衔泥相遇,又得以重逢相见。
那边燕子夸杏梁高贵,这边感叹茅屋低贱。
眼看秋社将近,两地都难以留恋。
所居之地皆是暂栖,何必相互赞叹羡慕。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属于其《寓意诗五首》的第四首。诗人通过两只曾经共同栖息的玄鸟分飞再聚的故事,来反映出社会上不同阶层间的隔阂和人们对于物质条件差异的感慨。
翩翩两玄鸟,本是同巢燕,开篇便设立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两只鸟儿曾经共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中。分飞来几时,秋夏炎凉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对鸟儿最终不得不分开各奔东西。
一宿蓬筚庐,一栖明光殿,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住所来暗示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蓬筚庐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而明光殿则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象征着贫富差距。
偶因衔泥处,复得重相见,这里描述了两鸟偶然在寻找食物时又一次相遇的情景。彼矜杏梁贵,此嗟茅栋贱,诗人借此表达出对不同社会地位的感慨,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差距如同天壤之别。
眼看秋社至,两处俱难恋,随着季节的变迁,两鸟再次面临分别的时刻,它们都无法留恋在一起。所托各暂时,胡为相叹羡,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只是暂时的寄托,何必过分羡慕。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温馨的鸟儿故事为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和人生的无常。白居易通过这类寓意诗抒发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