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岭
明 · 戚继光
五岭山头月半湾,照人今古去来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入梅岭》。诗中描绘了诗人行经五岭山头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五岭山头月半弯”以月半弯的形象勾勒出夜晚山间的宁静与美丽,引出古今往来的旅人皆能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接下来,“照人今古去来还”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景色的恒久不变,让人深感岁月流转,但自然之美始终如一。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两句,通过对比官服与平民装束,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感慨。青袍芒履代表的是朴实无华的生活,而白简朱缨则象征着官场的荣华。这两者虽有差异,但在诗人心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烟水与鸥鸟、长林与鸟鸣,构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鸥鸟在烟水中自由自在,鸟儿在静谧的树林中悠闲地鸣叫,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两句,运用了典故,将梅关比作玉关,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的向往与期待。黄粱熟的典故出自《枕中记》,常用来比喻人生短暂或世事无常。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前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