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长蘅二首(其一)
及乎当得失,辄非向所计。
年来变态屡,追时殆如谜。
屈伸苟不爽,冥冥失权势。
咄哉司衡人,实乃天公隶。
一编余故簏,字画麻姑细。
仿佛共丹铅,深夜重门闭。
十年梦幻身,感此潸欲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志坚的《寄长蘅二首(其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少小事编摩,谓可操左契”描绘了年轻时对事物的精细研究和把握,认为可以掌握规律。然而,“及乎当得失,辄非向所计”转折道,实际面对得失时,往往与原先的预期相悖。
“年来变态屡,追时殆如谜”进一步强调了世事变化莫测,让人难以捉摸。诗人认为,只要个人行为符合原则,“屈伸苟不爽”,即使在暗中失去权势,也无需忧虑。他以“咄哉司衡人,实乃天公隶”自嘲,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揭示出人生的公正性。
最后两句“一编余故簏,字画麻姑细”暗示过去的岁月如旧书般尘封,字里行间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夜晚静谧,“仿佛共丹铅,深夜重门闭”,诗人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感叹“十年梦幻身,感此潸欲涕”,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和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去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词语解释
编余的意思:◎ 编余 biānyú[unestablished] 整编后多余的编余人员...
编摩的意思:犹编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陆象山 云:‘……每与同官悉意论驳,朝廷清明,常得寝罢。编摩之事,稽考之勤,顾何足以当大官之膳,或庶几者,仅此可以偿万一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其编摩之勤,意度之新,诚为苦心。” 明 方孝孺 《祭王博士》:“新天子即位,召为博士,遂入辞垣,编摩先朝之实録。”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又以其暇编摩譔述,从事於其所谓声韵之学。”...
变态的意思:[释义](1) (动)某些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如蚕变蛹、蛹变蛾、蝌蚪变蛙等。 (2) (动)某些植物因长期受环境影响而在构造、形态和生理机能上发生特殊变化的现象。如仙人掌的针状叶等。 (3) (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构成]动宾式:变|态 [反义]常态...
不爽的意思:[释义](1) (形)(身体、心情)不爽快。 (2) (形)不差:毫发不爽。 [构成]偏正式:不〔爽 [例句]心情不爽。(作谓语)...
丹铅的意思:(1).指点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亦借指校订之事。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不如覷文字,丹铅事点勘。”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二:“丹铅费永晷,麴糵殴深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 杨 子 用修 拮据坟典,摘抉隐微,白首丹铅,厥功伟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六二:“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雪老将心。”(2).胭脂和铅粉。古代妇女化妆用品。 宋 陆游 《探梅》诗:“高标元合着山泽,絶艳岂復施丹铅。”(3).借指妇女。《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奴等蒲柳陋姿,丹铅...
当得的意思:(1).应该;理所当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孚 ( 羊孚 )雅善理义,乃与 仲堪 道《齐物》。 殷 难之, 羊 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小娘子放心,令尊与我是老兄弟,当得早晚照管。”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这是当得的,待我写个牌位儿供养。”(2).承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怎当得妻妾两个,推班出色,递换来扰,不勾几时,把所得之物乾浄弄完。”川剧《谭记儿》第一场:“姑姑,想你我都是苦命之人,这‘夫人’二字实实不...
得失的意思:[释义](1) (名)所得和所失;成功和失败。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从全局着眼。(作宾语) (2) (名)利弊;好处和坏处。各有得失。(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得+失...
仿佛的意思:(1) 基本义:(副)似乎;好像(表示比喻;常与‘似的’、‘一样’配合使用)。他说的话仿佛跟孩子一样。(作状语) (2) (动)像;类似。几年没见;他的样子和以前相仿佛。(作谓语)联绵式。...
衡人的意思:指 战国 时倡导连横之说的人。《史记·苏秦列传》:“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予 秦 。”《文选·班固<答宾戏>》:“及至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幻身的意思:佛教语。肉身;形骸。谓身躯由地、水、火、风假合而成,无实如幻,故曰幻身。《圆觉经》卷上:“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唐 清江 《早春寄崔少府》诗:“宇宙成遗物,光阴促幻身。”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恰纔杀了的是他的幻身。他是 瑶池 仙种,已入长生不老之乡。”...
麻姑的意思:(1).神话中仙女名。传说 东汉 桓帝 时曾应仙人 王远 (字 方平 )召,降于 蔡经 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 蔡经 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方平 知 经 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 麻姑 ,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 麻姑 自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又能掷米成珠,为种种变化之术。事见 晋 葛洪 《神仙传》。 唐 李白 《短歌行》:“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 垂两鬢,一半已成霜。” 宋 司马光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强...
梦幻的意思:[释义](名)梦境。 [构成]并列式:梦+幻 [例句]离奇的遭遇犹如梦幻。(作宾语)...
冥冥的意思:◎ 冥冥 míngmíng(1) [dim]∶不明亮天色冥冥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远;深远鸿飞冥冥(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年来的意思:(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屈伸的意思:亦作“ 屈申 ”。1.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后汉书·张奂传》:“蛇能屈申,配龙腾蛰。”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 张素 《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诗:“屈伸非比无名指,便有 秦 医孰使闻。”(2).进退。《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懦怯也。”《宋书·宗室传·道规》:“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 唐 魏归仁 《宴居赋》:“屈伸委运,行用随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
权势的意思:[释义](名)权柄和势力。 [构成]并列式:权+势 [例句]权势威赫。(作主语)...
少小的意思:◎ 少小 shàoxiǎo[when one is young] 年幼;年青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深夜的意思:◎ 深夜 shēnyè[late at night] 指半夜以后工作到深夜...
失权的意思:失去权力。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由是天子益信 延龄 ,而不直 贄 ,竟罢 贄 相,以为太子宾客…… 延龄 疏言 贄 等失权怨望。”《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也常听父亲説起,现在玉帝失权,阿修罗当道。”...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司衡的意思:(1).主管;主宰。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堂歌·歌赤帝》:“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帝在在离寔司衡,水雨方降木槿荣。”(2).犹言宰衡。 宋 罗泌 《路史·后记九上·高辛氏》:“ 羿 以善射服事先王,乃命司衡赐以累矰、彤弓、蒿矢。”参见“ 宰衡 ”。(3).负责评阅试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榜后误失硃卷》:“同一失硃卷也,而评议异同如此,盖其时司衡者,物情有与有不与,故当事者之苛恕亦因之。” 清 戴名世 《<闽闱墨卷>序》:“获从诸君子之后,而荷司衡之任。”...
天公的意思:◎ 天公 tiāngōng(1) [the Heaven]∶天。以天拟人,故称(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小事的意思:◎ 小事 xiǎoshì[trifle;minute happening minor matter;penny thing] 不重要之事;琐事...
重门的意思:(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
字画的意思:◎ 字画 zìhuà(1)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书法和绘画(2) [the stroke in a character]∶一个字的笔画...
左契的意思:(1).左券。《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唐 杜牧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2).符契之左半。 宋 司马光 《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 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 左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