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二首(其二)
明 · 卢龙云
不逢逃世者,空纪遇仙桥。
缨濯龙池洁,笙听鹤岭遥。
居人全类古,生业半为樵。
坐久呼僧语,尘心亦自消。
缨濯龙池洁,笙听鹤岭遥。
居人全类古,生业半为樵。
坐久呼僧语,尘心亦自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境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不逢逃世者,空纪遇仙桥”两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归宿的氛围。接着,“缨濯龙池洁,笙听鹤岭遥”两行,以龙池的清雅和鹤岭的悠远,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高洁,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
“居人全类古,生业半为樵”则展示了这里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仿佛生活在古代,以砍柴为生,与世无争,过着简朴而和谐的生活。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代社会的某种反思。
最后,“坐久呼僧语,尘心亦自消”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僧人交谈后,内心得到了净化,尘世的烦恼似乎也随之消散。这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心境的描写,也是对追求精神解脱、寻求心灵慰藉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与超脱中寻找心灵寄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