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神弦十一曲(其三)赏析

神弦十一曲(其三)

元末明初 · 张宪
洞庭八月明月寒,湖龙捧出玻瓈盘。
湖风忽来浪如山,银城雪屋相飞翻。
白鼍树尾月中泣,倒卷君山轻一粒。
浪花拍碎回仙楼,万斛龙骧半天立。
雨师骑羊轰昼雷,红旗照波水路开。
青娥鬒发红蓝腮,紫丝络头垂黄能,《神弦》调急龙姑来。

词语解释

白鼍的意思:白色的鼍。《晋书·五行志中》:“ 孙亮 初, 公安 有白鼉鸣。童謡曰:‘白鼉鸣,龟背平。 南郡 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唐 李贺 《黄家洞》诗:“山潭晚雾吟白鼉,竹蛇飞蠹射金沙。”...

半天的意思:◎ 半天 bàntiān(1) [half a day;half of the day]∶白天的一半(2) [quite a while;a long time]∶好长一会儿他半天说不出话来(3) [midair]∶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玻瓈的意思:见“ 玻璃 ”。...

波水的意思:水波。 汉 王粲 《杂诗》之一:“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

倒卷的意思:见“ 倒卷 ”。亦作“ 倒捲 ”。指由前向后或由下向上地卷起。 宋 苏轼 《起伏龙行》:“赤龙白虎战明日,倒卷 黄河 作飞雨。” 杜甫 《归雁》诗 仇兆鳌 注引 清 黄生 曰:“五、六本属结意,却作中联;七、八本是发端,翻为结语。前半先言归,次言辞,后言到,终乃言不过,章法层层倒捲,矫变异常。” 茅盾 《子夜》十一:“风戏弄她的宽大的睡衣,一会儿吹胖了,一会儿又倒卷了起来。”...

洞庭的意思:(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

发红的意思:◎ 发红 fāhóng(1) [pinken;turn red]∶变为粉红(2) [rubefaction](3) 引起发红的动作或过程(4) 由于发红药引起的发红...

飞翻的意思:(1).亦作“ 飞飜 ”。飞翔翻腾。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 宋 王禹偁 《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2).谓翻落。 清 纳兰性德 《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

红旗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红旗飘飘。(作主语) (2) (名)基本义:奖励优胜者的红色旗子。 (3) (名)基本义:比喻先进的。红旗单位。(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红(旗...

红蓝的意思: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其叶似蓝。夏季开红黄色花,古代以之制胭脂及红色颜料。中医以之入药,称红花。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葪,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亦谓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之燕支粉。”《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引 晋 习凿齿 《与燕王书》:“此下有红蓝花,足下先知之不?北方人採红蓝,取其华,染緋黄,挼取其英鲜者作烟支,妇人粉时为颜色。”...

花拍的意思:乐曲正拍外的附加节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六么》:“此曲内一叠名《花十八》,前后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乐家者流所谓花拍,盖非其正也。”参见“ 花十八 ”。...

君山的意思:山名。在 湖南 洞庭湖 口,又名 湘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 君山 …… 湘君 之所游处,故曰 君山 矣。”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词:“日落 君山 云气,春到 沅 湘 草木,远思渺难收。”...

来浪的意思:(1).方言。在。《海上花列传》第三二回:“ 双玉 悄立帘下暗中窃听,听那 双寳 带哭带説道:‘我碰着仔前世里寃家!刚刚反仔一泡,故歇咿来浪説我啥,我是定归活勿落个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伯芬 吃了一惊道:‘来浪啥场化?’”场化,地方。(2).方言。着。表示命令语气。《海上花列传》第五五回:“ 潘三 上前拦道:‘看啥嗄,搭我坐来浪。’”...

浪花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龙骧的意思:(1).亦作“ 龙襄 ”。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颜师古 注:“襄,举也。” 唐 杨巨源 《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清 徐文元 《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2).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3).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

络头的意思:(1).古代束发的头巾,又称帞头。《方言》第四:“络头,帞头也……自 关 而西 秦 晋 之郊曰络头, 南楚 江 湘 之间曰帞头。”(2).马笼头。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 唐 元稹 《进马状》:“伏望陛下扬鞭顿轡,取验其驯良,结尾络头,试观其神彩。” 清 杜岕 《送张子良还燕》诗:“长亭芳草桃花路,络头待尔横门时。”...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骑羊的意思: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葛由》:“ 葛由 , 羌 人也。 周成王 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 蜀 。 蜀 中王侯贵人追之上 绥山 。 绥山 在 峨眉山 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后以“骑羊”称得道成仙。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却恋 峨眉 去,弄景偶骑羊。”...

青娥的意思:(1).即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十一:“ 青娥 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恨 封姨 欺花偏紧,怨 青娥 侵荷忒劲。”(2).指美丽的少女。 唐 王建 《白纻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紵舞。” 元 李材 《海子上即事》诗:“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明 夏完淳 《青楼篇与漱广同赋》:“ 长安 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3).黛眉。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二:“娟娟双青娥,微微啟玉齿。”...

神弦的意思:犹心弦。指精神。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如是,故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精神之形现,中于人心,神弦立应,其力之曼衍于 欧 土,例不能别求之 英 诗人中。”...

水路的意思:◎ 水路 shuǐlù[water way;water route] 水上航线从烟台去大连,水路比陆路便利...

丝络的意思:(1).接连不断。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2).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 巴金 《砂丁》二:“这时候没有阳光,也没有雨点,那个女人却撑了一把伞,伞下面垂着一圈丝络,把她的半个身子遮住了。”...

万斛的意思: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仙楼的意思:指皇宫中的楼阁。 唐 岑羲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

雪屋的意思:(1).大雪封门的房屋。隐者或僧侣的住房。 唐 郑谷 《郊园》诗:“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宋 梅尧臣 《冬日游西佘精舍》诗:“遥看松竹深,雪屋藏山衲。” 宋 杨万里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不遣紫宸朝补衮,却教雪屋夜哦诗。”(2).像雪堆成的房屋。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涛江少醖藉,高浪翻雪屋。” 元 吴澄 《寄题无波亭》诗:“长江远壑几飈回,雪屋银山巨浪摧。”(3).积雪之屋。 宋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之一:“晴烟裊裊弄晨炊,雪屋流澌未觉迟。”(4).雪光映照的屋子...

雨师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司雨的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唐 白居易 《和微之三月三十日》:“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清 阎尔梅 《戊申禊日诗》:“畚鍤平治紫陌新,雨师先为我清尘。”(2).柽柳的别称。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檉,河柳,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按 罗愿 《尔雅翼》云:天之将雨,檉先知之,起气以应,又负霜雪不凋,乃木之圣者也。故字从圣,又名雨师。”...

月中的意思:◎ 月中 yuèzhōng[middle of a month] 每月的中间几天...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