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述行言情诗(其三十)赏析

述行言情诗(其三十)

明 · 祝允明
绩勋惟在力,穫应非缘劬。
每当纷纭间,倏忽发灵虚。
皇枢一纳牖,神明随囧如。
其来眇亡岐,须臾充九区。
犹操独茧纶,一引盈车鱼。
又若陟春囿,万荣一时敷。
研覈皆可食,百实皆甘腴。
由来自不识,秪觉本所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述行言情诗(其三十)》,主要通过描绘劳动和收获的场景,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馈赠的感慨。首句“绩勋惟在力”强调了努力和力量在成就中的关键作用,接下来的“穫应非缘劬”则指出收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辛勤的努力。

诗中“皇枢一纳牖,神明随囧如”运用比喻,将皇者治理国家比作窗户一开,智慧之光随之照耀,展现出君主英明决策的效果。“其来眇亡岐,须臾充九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智慧迅速传播开来,充满整个区域的情景。

“犹操独茧纶,一引盈车鱼”运用渔夫捕捞的典故,形容人的才智如同独茧抽丝,一旦展现,便能带来丰富的成果。“又若陟春囿,万荣一时敷”则以春天的园林繁花似锦为喻,形容丰收的景象。

最后两句“研覈皆可食,百实皆甘腴”直接赞美了劳动成果的丰富和美味,而“由来自不识,秪觉本所储”则揭示出这一切都源自于内心的储备和对勤劳的坚持,表达出诗人对朴素价值观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劳动之美,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

词语解释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车鱼的意思:(1). 战国 时 孟尝君 门客 冯谖 受到礼遇,食有鱼,出有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车鱼”谓受人器重。 南唐 李中 《哭故主人陈太师》诗:“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恩私何啻於车鱼,报效不如於犬马。” 宋 萧参 《希通录·田文无耻》:“时有一 子思 ,不在三千之数,且 田文 志趣如此而顾以此责之过矣。就使其能以礼招聘,而 子思 必唾去不暇,詎肯以车鱼之故哉。”(2). 宋 时 汴梁 人称从远水而来的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鱼行》:“冬月...

独茧的意思:亦作“ 独蠒 ”。1.即独茧丝。 晋 陆机 《漏刻赋》:“口纳胸吐,水无滞咽,形微独蠒之绪,逝若垂天之电。”参见“ 独茧丝 ”。(2).相传仙人 园客 养蚕得茧大如瓮,一茧缫丝数十日始尽。故亦以“独茧”指个大、丝长之茧。 唐 陆龟蒙 《素丝》诗:“ 园客 丽独茧,诗人吟五緵。” 宋 苏轼 《瓶笙》诗:“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蠒长繅 女媧 笙。” 王文诰 辑注引 程縯 曰:“《列仙传》: 园客 养蚕成五色,独蠒繅之,经月不絶。”...

发灵的意思:显示灵验。 宋 范仲淹 《狄梁公碑文》:“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宋书·礼志三》:“天 岱 发灵,宗 河 开寳。”...

纷纭的意思:[释义](形)(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联绵式。头绪~。(作谓语)众说~,莫衷一是。(作状语)...

甘腴的意思:(1).甘美。 晋 孙楚 《莲花赋》:“潜緗房之奥密兮,含珍藕之甘腴。” 宋 袁文 《瓮牗闲评》卷六:“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2).指膏粱美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顾惟孱陋,坐食甘腴。” 明 方孝孺 《仙溪霞隐记》:“甘腴已尽而糠覈继之。”...

甘腴的意思:(1).甘美。 晋 孙楚 《莲花赋》:“潜緗房之奥密兮,含珍藕之甘腴。” 宋 袁文 《瓮牗闲评》卷六:“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2).指膏粱美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顾惟孱陋,坐食甘腴。” 明 方孝孺 《仙溪霞隐记》:“甘腴已尽而糠覈继之。”...

皇枢的意思:即天枢。北斗第一星。古以为君象,因借指皇帝。《后汉书·蔡邕传》:“闓閶闔,乘天衢,拥华盖而奉皇枢,纳玄策於圣德,宣太平於中区。”...

九区的意思:(1).九州。 汉 刘騊駼 《郡太守箴》:“大 汉 遵 周 ,化洽九区。”《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九区克咸,讌歌以咏。” 刘良 注:“言九州能和,謳歌以咏我王之德。” 宋 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诗:“牀头金尽何足道,肝胆轮囷横九区。” 元 王冕 《悲苦行》:“安得壮志挽天河,一洗烦鬱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2).湖泽名。《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大,纯方千里……西方曰 九区 ,曰 泉泽 。”...

来自的意思:◎ 来自 láizì[derive from;originate from;come from; stem from; spring from]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灵虚的意思:◎ 灵虚 língxū(1) [LingXu palace] 灵虚殿命坐于灵虚之下。——唐· 李朝威《柳毅传》(2) 又辰发灵虚。...

每当的意思:◎ 每当 měidāng[whenever;every time] 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每当他离开住宅的时候,他总是带着他的伞...

纳牖的意思:《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程颐 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人臣以忠信善道结於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明史·郑履淳传》:“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 清 黄宗羲 《汪硕公墓表》:“其於经世之曲折,奏对之详明,纳牖扬庭,寂然无一可指。”...

神明的意思:◎ 神明 shénmíng(1) [gods]∶神灵;神祗那个被他奉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谴责过他奉若神明(2) [spirit]∶指人的精神和智慧神明顿飒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brilliant]∶英明;圣明皆颂其神明...

倏忽的意思:◎ 倏忽 shūhū(1) [quickly]∶很快地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已三年(2)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忽然倏忽之间...

须臾的意思:◎ 须臾 xūyú(1) [for a moment]∶片刻须臾不可离(2) [in an instant]∶一会儿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研覈的意思:亦作“ 研核 ”。审察考查;研究考核。《文选·张衡<东京赋>》:“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於此惑?” 薛综 注:“覈,实也;研,审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今取其正经雅言,理有难晓,诸子异説,义或可凭,参而会之,以相研覈,如异於此,则无论焉。” 唐 卢仝 《月蚀》诗:“灾沴无有小大瘉,安得引衰 周 ,研覈其可否?”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考工记世室重屋明堂考》:“ 山东 礼本輒加二七之字,何得 殷 ...

一时的意思:◎ 一时 yīshí(1) [period of time]∶一个时期此一时彼一时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时间一时半刻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候。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

一纳的意思:犹一味。 明 沉自徵 《鞭歌妓》曲:“正是饱諳世事慵开眼,会尽人情只点头,看人情似壠外秋云陌上花,一纳地粧聋做哑。” 明 冯惟敏 《四边静·徐我亭归田》套曲:“谁识俺放浪形骸,寄傲乾坤外?须不是闭户穷愁儍秀才,一纳里无聊赖。”...

由来的意思:◎ 由来 yóulái(1) [origin](2) 事情发生的原因(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