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
明 · 李昌祺
风厉群木落,菊萸涵露清。
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
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
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
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
趋祠拜遗像,祇荐陈芳馨。
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
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
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
感彼词垣仙,托此舍卫城。
文章白日丽,忠槩秋霜明。
徒令后来士,仰止生深情。
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
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
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
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
趋祠拜遗像,祇荐陈芳馨。
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
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
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
感彼词垣仙,托此舍卫城。
文章白日丽,忠槩秋霜明。
徒令后来士,仰止生深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九日郏县小蛾眉山拜二苏先生墓》描绘了诗人重阳节之际,前往祭拜宋代文豪苏轼和苏辙的墓地的情景。首句“风厉群木落,菊萸涵露清”以秋风劲吹、树叶飘零和菊花含露的景象,渲染出肃穆的节日氛围。接着,“令辰届重九,促驾仍遐征”表达了诗人对重阳登高习俗的遵循,以及长途跋涉前往墓地的虔诚。
诗人行至僧舍稍作停留,“逡巡及僧舍,整拂尘冠缨”,整理衣冠以示敬意。他感慨苏氏兄弟的才华与命运,“怀哉宋二苏,此地馀荒茔”,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墓地的荒凉,“石人俱摧仆,垄土相将平”,暗示了岁月的侵蚀。
在祭拜过程中,诗人遥想蛾眉山,“缅彼蛾眉山,西望千里程”,表达了对苏氏故里的向往。他质疑为何此地名为“小蛾眉”,“兹丘亦何谓,云胡冒其名”,流露出对命名的疑惑。最后,诗人沉浸在对先贤的追思中,“徘徊盻林壑,恍若闻金声”,仿佛能听到他们的精神之声。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景物和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苏轼兄弟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