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二)赏析

吴元中书言近不作诗以所著豳七月诗义见示因成三篇赠之(其二)

宋 · 李纲
底事年来不作诗,应缘思苦少人知。
凌云健笔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时。
陶冶性情端赖此,咏嘲风月漫多为。
驿筒若许陪酬唱,朱字青笺复寄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友人吴元中书言近来不作诗的回应。诗中表达了对吴元中才华的赞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热情的呼唤。

首联“底事年来不作诗,应缘思苦少人知”直抒胸臆,提出疑问:为何友人近来不再作诗?诗人推测可能是因为思考过于深入,情感过于细腻,以至于鲜为人知。这里既是对吴元中才华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创作状态的关切。

颔联“凌云健笔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时”转而描绘了吴元中在创作时的景象。想象中,友人在灵感涌动之时,挥洒自如,如同凌云之上的健笔,含毫于纸,仿佛眼前绽放的花枝,激发了诗的灵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吴元中才华的赞美和对创作过程的向往。

颈联“陶冶性情端赖此,咏嘲风月漫多为”进一步阐述了诗歌创作对于个人情感陶冶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塑造和提升个人性情的过程。同时,诗人也鼓励吴元中不必拘泥于咏嘲风月的日常琐事,而应更多地关注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尾联“驿筒若许陪酬唱,朱字青笺复寄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吴元中保持交流的愿望。诗人设想如果有机会,愿意与吴元中进行诗歌的交流和唱和,但又担心不知该将作品寄给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吴元中作品的期待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元中近来不作诗的关切,以及对诗歌创作意义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一位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