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京兆府闻宁永贞别驾因问
明 · 林光
偶此逢人道讣音,吞声挥涕夜堂深。
中都亦是栖贤地,别驾空怀济世心。
老去功名真似梦,别来书问几浮沈。
长安旧识何蕃面,无限芳声在士林。
中都亦是栖贤地,别驾空怀济世心。
老去功名真似梦,别来书问几浮沈。
长安旧识何蕃面,无限芳声在士林。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寓京兆府闻宁永贞别驾因问》,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听到友人宁永贞别驾去世的消息,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年华老去、功名如梦的感慨。
首句“偶此逢人道讣音”,点明了事件的起因,诗人偶然间得知好友离世的消息,心中顿时涌起悲痛之情。接着“吞声挥涕夜堂深”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深夜里默默哭泣的情景,表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中都亦是栖贤地,别驾空怀济世心”两句,既是对宁永贞别驾生前志向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逝者未能实现其济世理想的遗憾。中都,古代指京城,这里象征着政治舞台,宁永贞虽身处其中,却未能施展抱负,令人惋惜。
“老去功名真似梦,别来书问几浮沈”两句,诗人借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年华易逝、功名无常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追求的功名似乎都成了过眼云烟,而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时有时无,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长安旧识何蕃面,无限芳声在士林”两句,诗人回忆与宁永贞的旧识,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良好声誉的敬仰。长安,古代指京城,何蕃面则暗示宁永贞的正面形象和影响力,即便已故,其名声依然在士林中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世的哀悼,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