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狂言五首(其五)
宋 · 张耒
故园陈墟太昊祠,腊雪消后融春泥。
韭芽苣甲初出土,春槃饤斗如棼丝。
里闾经过厌此物,糖䭔寒具方交驰。
江南鱼稻岂不美,长年谪居长土思。
韭芽苣甲初出土,春槃饤斗如棼丝。
里闾经过厌此物,糖䭔寒具方交驰。
江南鱼稻岂不美,长年谪居长土思。
注释
故园:故乡。墟:废墟。
太昊祠:古代祭祀远古帝王的庙宇。
腊雪:冬至后的雪。
融:融化。
韭芽:韭菜的嫩芽。
苣甲:莴苣的嫩叶。
出土:从土壤中生长出来。
春槃:春天用来盛放食物的盘子。
饤斗:堆积如山。
里闾:乡里邻里。
厌此物:对此感到厌倦。
糖䭔:糖糕。
寒具:寒食节的传统食品。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鱼稻:鱼和稻米。
长年谪居:长期被贬谪居住。
长土思:长久地思念故乡。
翻译
故乡的废墟上立着太昊祠,腊月的雪融化后化作春泥。韭菜和莴苣的嫩芽刚刚破土而出,春盘中的食物堆积如乱麻般密集。
乡亲们对这些早已厌倦,糖糕和寒食正交替出现。
江南的鱼米难道不美味?但我长久被贬在此,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和生机勃发的生动画面。从“故园陈墟太昊祠”开始,诗人描绘了一幅旧时庭院在雪后初显出的萧瑟图景,其中“太昊祠”指的是古代帝王庙宇中的神灵,可能是用来表达对过去的敬仰和怀念。接下来的“腊雪消后融春泥”,则是对冬去春来的转变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雪化为水,春意渐浓。
随后的“韭芽苣甲初出土,春槃饤斗如棼丝”展示了早春植物萌发和生长的情景。韭菜、苣苔等春季蔬菜初次从泥土中探头,表现了生命力旺盛的一面;而“春槃饤斗如棼丝”则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树木的嫩枝交织成网状,生机勃发。
在“里闾经过厌此物,糖䭔寒具方交驰”中,“里闾”指的是村落之间的小路,“过厌”意味着诗人对这些景象有了新的认识和情感。“糖䭔”可能是指某种食物或农事,“寒具”则表明春天的气候仍然带有一丝凉意。最后一句“方交驰”,形容的是田间耕作的声音,显示出一个活跃的农业生产景象。
接下来的“江南鱼稻岂不美,长年谪居长土思”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光的赞美和自己的流离失所之感。这里,“江南鱼稻”描绘出一个物阜民丰、生机勃发的画面,而“岂不美”则是对这景象的深切赞叹。最后,“长年谪居长土思”,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漂泊他乡,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故园和江南风光的深情表达,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新生的喜悦,也有对过往的怀念和流离中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