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唐 · 高适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注释
邦牧:地方长官。坐啸:静坐沉思。
群贤:众多贤能之人。
趋:遵循。
纪纲:法度。
不扰:不再喧闹。
耕者:农夫。
府中妙:府中的才子。
履霜:如履薄冰。
炎炎:酷热。
伏热:盛夏。
晶光:光泽。
匹马:一人骑马。
睢水:河流名。
激扬:激荡。
校缗:检查税收。
帑藏:国库。
发廪:打开粮仓。
邂逅:意外相遇。
夕阳:傍晚。
开襟:敞开胸怀。
公馀:公务之余。
琴堂:有琴的厅堂。
挹:汲取。
寓目:凝视。
穷毫芒:尽显细微。
白鸟:白色的鸟。
尽:尽头。
青蝉:青色的蝉。
长:漫长。
惜别:舍不得分别。
游梁:梁州游历。
翻译
地方长官今日静坐,众多贤才前来遵循法度。四个人忽然不再喧闹,农夫远远地互相张望。
府中的才子们才华出众,发表言论如同踏过薄霜。
炎热的夏季,草木失去光泽,一片寂静。
独自骑马过睢水,清风带来激荡的情感。
检查税收,查看国库,打开粮仓,心中欣喜。
意外相遇,畅谈直到夕阳西下。
公务之余,带着美酒登上琴堂。
举杯对山水,目光所及,尽显细微之处。
白鸟飞向田野尽头,青蝉归途漫长。
即使在醉意中也不觉离别之苦,更何况是在梁州畅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笛的和谐生活图景。开篇“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两句,通过牧人吹奏笛子的情境,展现了乡间的宁静与文人的雅集。紧接着,“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进一步描绘出田间劳作的和谐场景,其中“四人”可能指的是一起工作或休息的人们,他们之间没有纷争,只有远处农夫相互观望的情形。
诗中“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则转向了文人的生活,表现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则是夏日景象的写照,通过热浪中的自然界,烘托出一个没有生机的环境。
接下来的“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两组句子,一方面描绘了马匹渡水和清风拂面带来的舒适感受,另一方面则是对书籍与收藏的喜悦之情。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表达了一种偶遇知己、共同享受黄昏美景的情愫。“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则是诗人与友人的饮宴场景,其中不仅有饮酒,还有琴声相伴。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一句,通过举杯饮水和眺望山川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心灵的寄托。“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其中白鸟飞过即将收割的田野,青蝉在归途中鸣叫,显现出季节更迭和生命循环的主题。
最后,“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表达了诗人在酒宴中对别离的无忧,以及当下旅游的愉悦心情。整首诗通过多个场景的串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文学的生活态度。